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页 (第2/2页)
代理)。[99] 此段中,宋案出后是指程、应4月25日通电全国,撮要公布宋案证据一事。公布文电指政府方面,袁、赵于4月28日发表勘电等事。赵辞职呈文当指前文所引赵呈请解职文稿。由张国淦所记可知,袁曾考虑接受梁士诒的建议,同意赵秉钧辞职,以应对国民党和舆论攻击,但在有人提出汉杀晁错,不能止吴濞之兵后,袁决定收回成命。由于外界普遍将赵秉钧视为袁世凯心腹,并且当时袁世凯事实上也已受到攻击,汉杀晁错,不能止吴濞之兵一说显然触动了袁世凯。袁让段祺瑞代理国务总理,却未准赵免官之请,而是给假15日,令其调养身体,用心十分明显:一方面做出姿态,以缓和国民党及舆论攻击,另一方面继续让赵秉钧充当挡箭牌。只要赵秉钧不免职,袁世凯就多一重防火墙。原本担心袁世凯会牺牲自己的赵秉钧此刻大概也明白袁的用意,知道自己对袁世凯还有用,但心里总是不舒服。故有报道云:赵自迁三海后,终日吞云吐雾,忽曰:我老夫老妻,落此下场,实不甘心。[100]5月15日,赵秉钧以病体依然,呈请续假15日,获得袁世凯批准。[101]6月3日,赵秉钧以病体仍未就痊,第二次呈请续假15日,又获得批准。[102]进入6月中旬后,宋案对袁、赵的冲击渐弱,心力交瘁的赵秉钧于6月16日再次呈请准免国务总理、内务总长本官,遴员继任,但袁世凯仍不同意,批以再给假半月,安心调治,所请免官之处,仍毋庸议。[103]7月12日,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与国民党人彻底决裂,赵秉钧完全失去挡箭牌作用,袁这才于7月16日同意免去赵秉钧国务总理、内务总长本官。此时的袁世凯对赵秉钧应当是既感激,又愧疚,因此隔天便任命赵秉钧为步军统领兼管理京师巡警事务。12月16日,又委赵以直隶都督重任。1914年2月27日赵病卒任上。 由以上叙述可知,从刺宋案发生直至二次革命爆发的三个多月中,赵秉钧几乎一直在要求辞职或免职,但每一次都被袁世凯拒绝,并遭到袁世凯周围多数人反对。一些舆论对于赵秉钧坚欲辞职,也从一开就持反对论调。如《亚细亚日报》专门刊登社说,对闻听赵秉钧决意提出辞表,表示较闻暗杀宋教仁消息之传来,尤为震骇,认为宋君为社会中之个人,其被暗杀亦为通常习闻之事,即极其关系之重大,不过为政党中重要分子与有学识之一人材,若因社会上杀一个人而总理辞职,则吾未之前闻;即杀一政党中人与有学识之人材,而总理辞职,吾人未之前闻。又认为,洪述祖虽然是内务部秘书,但洪述祖之与刺宋案,为个人行动,为有所主使,尚未可知。但使能实行拿洪解沪,总理对于此案,即可不复过问。若谓社会中有嫌疑总理、指目总理者,则悠悠之口,何所为而不可。身当政局,焉有如许闲情,与社会争气,与报馆斗口。因此,批评赵秉钧提出辞职为无意识之行动,乃妇人女子负气之所为,岂当国重人之所宜出此乎?真所谓不识大体者也。[104]又认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