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王朝(出书版)_第4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节 (第5/6页)

书院讲学著书。据统计,元代书院有四百零七所。一些理学家不愿仕元,就在这里以讲学为高。讲学的内容基本上是程朱理学。这也是元代理学传播、发展的另一个途径。

    程朱理学在元代的传播和发展,牢固地奠定了其封建正统学说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特别大。

    蒙古人是怎样营建大都的?

    蒙古统治者营建大都是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而决定营建的。在营建的指导思想上,主张与当时张扬的政治形势相协调,宫室城邑一定要宏大壮丽,雄视天下。因此,大都城的修建,在规模上是空前未有的,在风格上,整个城市与宫廷的设计与陈设,既体现了汉人的仪文制度,又保存了蒙古人的传统风俗,整体的建设体现了蒙汉杂糅的时代特色。

    城址坐北朝南,是一个南北较长的巨大矩阵,周长总计两万八千六百米。中心点在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的中心阁。分设城门十一座,正南居中为丽正门,东面居中为崇仁门,西面居中为和义门,正北之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皇城周围约二十里,在城南而偏西。宫殿主要分为三组:大明殿、延春阁、东宫。前两组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太液池之西为东宫。

    城内区划成方块形。街道大则二十四步宽,小则十二步宽,大街道、小街道均成直线,南北叫经,东西叫纬,经纬纵横。全城分为五十坊。商业区集中在钟鼓楼、城西的羊角市一带。

    整体设计上,都按照《周礼·冬官·考工记下》的原则进行设计,城池、宫阙、社庙的布置一依古制。宫阙的建筑风格、形制、命名都按汉人制度。城门、坊名由《易经》命名。殿内的布置与陈设又带有蒙古传统特色。

    总之,大都的兴建既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经过蒙古统治者的精心安排与取舍而建成的。在改行汉法与沿行祖制上各取所长,务使二者配合得恰到好处。大都的建设是古代建筑史上少有的范例。

    元朝统治时期南北大运河的情况如何?

    元朝的漕运虽主要靠海运,但是也利用河道进行漕运,南北漕运主要还是走大运河。元朝廷为了让传统的大运河发挥出作用,能直接通大都,又新凿修了两条河,一条会通河,一条通惠河。这两条河修通后,从杭州可直接到达大都,它一路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连接起来,加强了京师与最富庶的南方的联系,是元代贯穿南北最重要的一条交通线,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有重要作用。

    从政治上说,它使元朝廷与南方的联系更加紧密便利,朝廷以及诸王驸马的使臣往往沿河而下,可及时顺利地到达南方各地;江淮、湖广、四川以及海外属国的使臣贡品,也可以溯河而上,源源不断到达大都。

    从经济上来说,运河漕运虽然只是当时漕运的一小部分,但其作用也不是无足轻重的。首先,大运河畅通后,每年可将几十万石的南方粮食运到大都,是大都民用粮食的主要来源。另外,除粮食外,商人们南北贩运各种货物也倚重大运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凡大运河两岸,是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带,成了当地的经济命脉。大运河畅通,经济就繁荣,否则经济萧条。所以,当地人都十分重视大运河的疏通与防护,如淮海一带,就有“积渠如积金,守防如守城”的说法。

    元朝廷也十分重视大运河的畅通,为此专门设立机构管理大运河。但因运河漕运是利益所在,所以,运河漕运常常会遭到权贵和富商的垄断和破坏,使之不能正常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元朝的行省制度是怎么回事?

    第四十章

    行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行省最早是临时性的派出机构,遇某处有事,中书省派员至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结束,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灭南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古代铜器至元二十七年(1290),元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它们是: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而山东、山西、河北等地由中书省直辖,称为“腹里”之地。

    行省在元代的统治体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具体来讲,它的职能是“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行省设丞相一员,平章政事二员,右、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一员,其中的丞相一职往往是空缺的。行省与中书省间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行省的官员往往直接由皇帝负责。

    元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