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1节 (第5/5页)
晋王闻盖寓之意,仿佛成竹在胸,顿时满面春光,此时李存进、周德威已取三州回来,李克用当即命置酒奏乐,庆贺胜利。 自李廷鸾战死,李存勖虽然年幼,却也被准许列席,席上也劝父亲:“父王近来屡次不敌汴贼,皆因我本沙陀外族,军士多为夷狄杂虏,喜欢侵暴良民,百姓备受其苦,正阳兄长此前也曾说私下提及过此事,如今看来,正是道理。还请父王自此后学习汉人礼教,惩治不法,广施仁德;崇爱万民,均徭薄赋。他日定可踏平开封,一雪前耻,中兴唐室。” 不料晋王对这话却不赞同,回道:“正阳所言,虽有道理,然则将士们随我征战二十年了,当年太原钱库空虚,他们卖马以自给。今日四方诸侯都在重赏以募死士,我若cao之过急,他们必以为我刻薄寡恩,说不得便会舍我而去!倘若如此,孤还能与你等,同保太原、同保大唐吗?宜待天下稍稍平安,再清理整治不法者。” 然后又举杯敬众将佐求策道:“朱贼能三番两次凌辱于我,就因为他钱粮丰厚,装备精良。不贮军食,何以聚众?不置兵甲,何以克敌?不修城池,何以扞御?前几年正阳还在,我河东兵精粮足,所战虽多,何曾有败?如今正阳宰辅中枢,虽仍身兼河东四面总揽后勤诸事调度大行台左仆射,毕竟鞭长莫及,寄之如今身体欠安,有心无力,孤王也不忍让他太过cao劳……利害之间,诸公有良策能使我广聚兵粮的,请各抒己见。” 一干署理钱粮的文吏,纷纷上言,要聚钱粮,无非变法,扩大征收范围,增加赋税。独河东军械监掌监张敬询闻言默然不语。李克用知他随李曜颇有时日,便主动向他问计。张敬询只得道:“大王,仆从右相,多承教诲,乃知国富不在仓储,兵强不由众寡,人终归有道义,神固然害暴yin。聚敛必生贪污,苛政有如猛虎,所以鹿台将散,周武以兴;齐库被焚,晏婴入贺。” 李克用虽然读书不多,但这话大体还是能懂,便点头表示同意。 张敬询这才继续道:“卑职以为,变法不若养人,改革何如修德!韩建蓄财无数,尽归右相;王珂变法如麻,一朝降贼;中山城非不固,蔡州兵非不多;前事甚明,可以为戒。且霸国无贫主,强将无弱兵。愿大王崇德爱人,去奢省役,设险固境,训兵务农,强工兴商。定乱者选武臣,制理者选文吏;钱谷有规,刑法有律。” 见李克用并无怪罪之意,又道:“按章而行诛赏,则下无威福之弊;正直位列亲近,则人无诬谤之忧。顺天时而绝欺妄,敬鬼神而禁恣yin;则不求富而国富,不求安而自安。则能外破元凶,内安百姓,名高五霸,道冠八元。至于增加赋税,恐未为切!大王,此皆右相旧日之策,今右相离晋,旧制渐没,实为大憾……只须一切照旧,如何能不兴盛?” 张敬询这话,与李存勖是一个意思,只是经过他的文采润色,再加上把李曜之前的成就添上去,便更具有说服力。晋王听后,乃悟二人此语乃是金石良言,盖寓等人也来相劝,这才下定决心,一切照办。他知李存进此番战败,非战之罪,其人治军甚严,故以其为河东马步军都虞候,主管河东军纪。李存进慨然领命。 朱温伐河东再次失利的消息传到长安,崔胤因李曜出兵讨伐凤翔,不在长安,遂以祭祖为由赶往河北,一过黄河便赶往朱温处相见。朱温正因为氏叔琮失利,在军中大发雷霆,扬言要亲统大军再伐。崔胤急得满身是汗,对朱温说道:“某闻王建北上,非是相助岐王,实是欲趁李存曜与李茂贞大战,来夺兴元等地,某料李存曜必不能忍,二者之间必将大战!如此一来,李存曜等闲难得回军。可大王如若再不入关中,待李存曜平定关陇,大王又难以攻克太原,则大事去矣!事不可缓,大王不可再纠缠于河东,宜及时杀入关中,迎奉天子!” 朱温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是了,如今孤王之大敌,已非日渐衰落的李克用,而是那雄踞关中河中的李存曜!只是眼下有一桩难题,那李存曜弃守河中诸镇,唯独死守蒲州、东升二城,此二城互为犄角,拱卫蒲津渡,使我大军不得渡河。若要击破这两座坚城,那李存曜素来诡计多端,只怕早有准备,也是不妥。然则孤王若要以水军强渡,前番水军之败又历历在目……如此说来,难道只能走陕虢,强攻潼关不成?这潼关……却也难打啊。” 崔胤道:“某闻当初韩信为汉高祖谋军略,乃有一策,名垂青史,便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王此时何不效法先贤,佯装举兵,围攻蒲州、东升二城,以示过蒲津渡而入关中之像,实则引精兵南下,会合陕虢镇兵,一举夺下潼关?” 朱温眼珠一转,不知想到什么,猛一击掌,赞道:“崔相公此言大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