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对西方经济学的再认识 (第2/3页)
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冲突和争论越来越少。这个阶段的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争论虽然还时有发生,但是和19世纪30—90年代相比,争论大为减少,它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的说法也不那么直截了当、不那么露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的资本主义制度已经逐渐巩固,不存在从内部被推翻、被颠覆的危险,当时的资本主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经济的问题,也就是怎样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问题,所以这个时期的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是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虽然到20世纪发生了俄国十月革命,也发生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运动,但是这些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外部发生的,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发生的,并不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的,所以这些革命运动并没有改变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大体上说,自约翰·穆勒(john s.mill)以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主流就逐渐离开对经济活动的生产关系的探讨,把研究重点放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上,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生产一般。现代(狭义)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19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确定下来的。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在其《经济学原理》(1890年初版)一书中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这里所说的“人”只是一般经济活动中的“人”,而不是特定生产关系中的“人”。在马歇尔看来,“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当罗宾斯(lionel robbins)把经济学定义为“一门研究作为目的和有各种选择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的科学”以后,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配置的科学”就成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普遍接受的定义。萨缪尔森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在他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把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归结为:(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4)谁做出经济决策,依据什么程序?曼昆(n.gregory mankiw)给经济学下的定义是:“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所以,我认为,20世纪以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主要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假设前提下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研究市场机制运行的一般原理。这个研究对象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很大的差别。也许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研究资源配置,也研究市场机制运行。这个说法没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然研究资源配置和市场机制运行,但是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点,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如果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也是研究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行的原理,而不是研究资本主义制度(生产关系)及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那和西方经济学还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我们认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即狭义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一般性问题或者基本问题的话,那么这些一般性的问题或基本的问题,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同样存在。市场经济,无论哪个制度下的市场经济,肯定有它的共性、一般性的问题,否则它就不叫市场经济。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这个视角来看待西方经济学。 需要强调的是,我认为(狭义的)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市场经济一般,但我并不认为西方经济学是一种没有国界、没有制度差异的普遍适用的市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根据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制度背景、历史、文化和经济条件得出来的,它有其特殊性,它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我认为,西方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意识形态和研究方法的综合体,是三位一体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