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公版·两晋南北朝史_第五节 钱币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节 钱币下 (第5/5页)

亦不过六百斤,此于中国,奚翄九牛一毛?故谓黄金以佛入中国而耗损者,必非其实也。抑且中国之金,不徒不因与西域、南海通而有所耗损也,且必因此而增多。《晋书·大秦传》云: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之一。《北史·波斯传》,谓其赋税准地输银钱。《高昌传》云:赋税计田输银钱,无者输麻布。则银钱自西海至高昌,皆极通用,故能流入河西。《周书·李贤传》:贤为瓜州刺史,高祖西巡,使往瓜州,赐以银钱一万,盖即因其通用而赐之。《北齐书·王昕传》言:魏汝南王悦辟为骑兵参军。悦数散钱于地,令诸佐争拾之,昕独不拾。悦又散银钱以目昕,昕乃取其一。盖亦自西域而来,可见其流衍之远。然尚不止此。《晋书·地理志》日南郡象林县云:自此南有四国,贡金为税。所谓四国,盖指日南所属庐容、朱吾、西卷、比景而言。其俗至蛮野,何来黄金?而《扶南传》亦言其以金银、珠、香为贡赋。此外海南诸国,史记其产金银,以金银为器饰,来献其金银若金银器物者甚多。其开化之程度,似未能至是。案《晋书·大秦传》又言:其邻国使到,辄廪以金钱,盖凡商旅所通之地,皆可持金银以通市易,故虽蛮野之国,亦知宝之,能用之,寖假且能取之于地矣。《南史·吕僧珍传》言:僧珍生子,宋季雅往贺,署函曰钱一千。阍人少之,弗为通。强之乃进。僧珍疑其故,亲自发,乃银钱也。河西金银之钱,流衍至南方非易,季雅曾为南康郡,此银钱傥自交、广来欤?此说如不缪,则《隋志》谓梁时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亦未必皆生金银矣。李万周之杀袁昙远也,(见第九章第四节。)交州刺史檀逸被代,还至广州,资货巨万。万周诬以为逆,袭而杀之。遂劫掠公私银帛。籍袁、檀珍货,悉以自入。《梁书·止足传》:陶季直祖愍祖,宋广州刺史。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陈书·欧阳传》:交州刺史袁昙缓,密以金五百两寄,令以百两还合浦大守龚蒍,四百两付儿智矩。此等皆交、广金银之入中国者。宋文帝之征林邑,史云因其所贡陋薄,(见第十六章第三节。)盖未尝无利之之心?故檀和之之克捷,所取金宝颇多。《齐书·东南夷传论》,谓其商舶远至,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牣积王府,(见第十六章第五节。)则其自贡献、市易而来者,又不少也。《陈书·周文育传》:文育与王劢俱下,至大庾,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此交、广以金银为货之明征。抑尚不止此。颜悛在蜀作金浴盆;邓元起在蜀,亦致崇于聚敛,史有称其以金玉珍帛为内藏之诬辞。(皆见第十九章第二节。)蜀中财自何来?观武陵王纪之富,由于南开宁州、越巂,西通资陵、吐谷浑,(见第十三章第四节。)而知其所由然矣。魏曹安表求击拾寅曰:“拾寅今保白兰,多金银、牛马,击之可以大获。”(见第十六章第七节。)吐浑安有金银,而况白兰?非来自西域而何自乎?蜀汉先主之入成都也,取城中金银,以赐将士,其时赏诸葛亮、法正、关羽、张飞者,即各金五百斤,银千斤。(见《秦汉史》第十六章第四节。)铜之乏,至于取帐钩以铸钱,而金银之饶如是,何欤?《南史·齐高帝诸子传》:始兴简王鉴为益州刺史,于州园得古冢,无复棺,但有石椁,珍宝甚多,金银为蚕虵形者数斗,则蜀之多金银旧矣。果自何来哉?观《秦汉史》言自蜀至印、缅之路之夙通,(第九章第四、第六节。)而其所由来,可以想见也。《魏书·食货志》云:自魏德既广,西域、东夷,贡其珍物,充于王府。又云:和平二年秋,诏中尚方作黄金合盘十二具。径二尺二寸。镂以白银,钿以玫瑰。其铭曰:九州致贡,殊域来宾,乃作兹器,错用具珍。则魏之金银,得自贡献者不少。(句丽贡金于虏,见第十六章第一节。)又《邢峦传》:峦于世宗初奏言:“先皇深观古今,去诸奢侈。轻贱珠玑,示其无设。府藏之金,裁给而已。更不买积,以费国赀。逮景明之初,承升平之业。四疆清晏,远迩来同。于是蕃贡继路,商贾交入。诸所献贸,倍多于前。虽加以节约,犹岁损万计。珍贵常有余,国用恒不足。若不裁其分限,便恐无以支岁。自今非为要须者,请皆不受。”世宗从之。则其买自贾人者,又不少矣。阿伏至罗之立,魏以金银宝器奉之。(见《北史·节义朱长生传》。按朱长生,《高车传》作可足浑长生。)弥俄突之立,以金方一、银方一、金杖二为献,后又遣使献金银。北夷之知宝金银如此,谓非与西域交往致然,其谁信之?西域之金银,尚能至北夷,岂况中国?故曰:中国与西域、南海通,不徒金银不致耗损,且必有所增益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