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帝_浅析东江斩帅之计吾崇焕有言,大丈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浅析东江斩帅之计吾崇焕有言,大丈夫 (第4/4页)

干,不发一文。

    复邀至庙岛,厉目相视,五部内不知所置。幸而小船遁归,直至臣乡,抚按急为设处,始饱欲而去,稍拂其意。

    即不谓文龙此时遂破历下以开基,攻祝阿以发迹,又放兵四掠,啸聚芒砀,驰骤淄墨,纪顾登莱一带,首遭其屠戮矣。追论及此,文龙之心可诛,而rou足食乎!”

    袁崇焕在斩帅题本中说毛文龙“逼登索饷,便欲肆行劫掠”,可以与之相验证。

    当时袁崇焕正在镇江巡视,阅劳东江,航船回至双岛,闻知毛文龙诣登州索饷,袁崇焕“闻报驰还”宁远。

    登莱道王廷试向袁崇焕申报毛文龙拥兵登州索饷,且毛文龙本人口出“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等语。

    验之前引朝鲜人说毛文龙“悖语乃其本性”,且毛文龙屡屡扬言征服朝鲜,毛文龙说出这话似乎是可信的。

    毛文龙的差人也随之来到,辩驳王廷试的奏报,声张于庭说“文官不肯体恤武官,稍有不合,便思相中,成何事体。既乏饷,何不详来”。

    这句话让袁崇焕耿耿于怀。

    但是袁崇焕隐忍不发,假装善意地为毛文龙措置军需,“臣即将运来津粮拨给十船饷之,且手书相慰。粮米之外,犒其夷丁千金,猪羊酒面称之”。

    这些做法据袁崇焕称都只是愚弄毛文龙的手段罢了。

    毛文龙觉得袁崇焕不能拿自己如何,放心地前来宁远,与袁崇焕相会。

    相会之事,据袁崇焕称“文龙馆于宁远,请臣还镇相会,臣即还。文龙不过修谒见故事,一二语而别”。

    袁崇焕接待毛文龙以宾客之礼,但是“文龙又不让”,这让他很不高兴,斩杀毛文龙之谋“益决”。

    袁崇焕这时曾有戮之于宁远城下的想法,但考虑到“倘不受节制,戮诸宁远,而其下不共闻,且恐有负故窟为梗者”,所以他决定放毛文龙回去,与之相约于北信口,商酌地势,考察海道情形,借以执行他预设的入军斩帅计划。

    在乘船离开宁远之际,即闰四月上旬,袁崇焕上疏称出海与毛文龙会晤,并为毛文龙请发饷银十万

    “职切惟五年平敌之事,早夜图维,既殚独虑,又集众谋,规势于四镇拥要东藩。按国初马云、叶旺之古迹,则恢复有必乘之势,必由之路。

    但百闻不如一见,久欲亲往详阅,适东藩总兵毛文龙禀来,于北汛口候职面授方略。

    夫文龙悬军海外,不经督抚节制者八年。文龙自负男子,岂不欲灭此朝食,或以应手无人,逡巡海上……职惟督属相临之体,则文龙宜就职面商进止。

    然饷道之改,外议多以迂阻为疑,但从敌觅会萃哨于东口,往返甚速,即今徐琏往返止二十余日,如是其坦且速也。

    职欲借此亲涉北讯,一以观复辽之形势,一以验海道之难易,且既与文龙约,不可爽也。

    职得晤文龙,披数载之肝膈,出生平之意见,相与极论细陈,以成东西合进之局。

    计北汛口离宁远海面不过四五百里,风便则一帆可到,往还不过十日。职一行而关、岛之血脉全通,进取之规模已定,五年全局指顾了然。职前疏所云,辽土未复,辽海全通,端在于此。

    至于军中事宜,分属镇通料理,敕书印剑俱留本衙门,以中军何可刚看战守之事。职已区画停当,万无虞也。

    惟乞上亟催东江司饷郎中宋献速來到任,并敕户部将应给东江月饷,不拘何项,先凑发十万与宋献带来,通给东江,俾东江将卒知皇上维新之政,锐意恢复,膏泽沛如,兼知饷速道夷,从此按月给发,人人实惠,人人感奋,激励向前,东西并力,则荡平之功,刻期可奏。

    此则呈上之威灵,而微臣之至愿,无非为上封疆之计也”(《崇祯长编》卷21)

    袁崇焕又上户部揭帖,为毛文龙请饷“东江官兵望饷如岁,饷司宋献带仅四万,职不得已借带马价六万,共成十万,以给东江。舟之通行,惟此时为便。应给东江饷银,伏乞敕部急发”(《度支奏议》新饷司卷5《覆袁督师请给岛饷疏》)

    当时巡关御史方大任到宁远视察军务,谈及毛文龙事,劝诫袁崇焕勿出与毛文龙会晤,“职谓之尤悍戾如此,不宜轻往就之。如必欲行,使其欣然相从则已,不然,反觉损伤威重,必有以算可以致其命,然后无患”。

    袁崇焕答“凡人不可先存一机心,惟至诚可行”。

    两人相谈累日,最后袁崇焕对方大说“吾崇焕有言,大丈夫不可有杀人心,不可无杀人手。是行已,吾必去善其事,汝其勿厄我”。

    方大任之所以苦苦让袁崇焕三思,是有他的理由的“夫崇焕轻身海上,风涛之险阻可虞也;将士无主,壞处之降敌可虑也;文龙虚声来,负险不至,则进退维谷也;或来而拥兵自雄,不相上下,则情形测也;即单骑诣营,数罪不服,则五步之内,不得恃其众也。职故抱杞人之忧,疏请止其勿往,令文龙来会。盖以崇焕所负者众,不宜试不测之渊耳”。(《东江遗事》卷上《援辽功绩》)

    袁崇焕当然考虑过方大任提出的问题,但是他执意东行深入其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东江问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