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旗袍(1) (第4/7页)
对领子有一些上纲上线的看法,将之与身体的自主权、健康权以及社会风气联系起来。 毕竟民国最不缺的就是对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该何去何从的思考,服饰的短长、中西、有无都十分值得拿来讨论,它的讨论结果似乎又是最容易显现在世人面前。 一般女子,确实觉悟了不少,她们知道衣服加领,有妨碍颈的运动,高领更为不行,所以那时她们的思想很积极,不论高低领,一概取消,很慷慨地提倡穿没领衣服了。那时女学生们得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着把她们的衣领除去,而且还在报纸上刊物上发表很多废领运动的文章,鼓吹得风云皆变。 “废领”有多重样式,比如直接去掉立领部分,只留一个圆形领圈的,也有做成方领等变化样式的。 但是需要留意一点,“废领”乃是根据其无领的特点进行了再设计,而非直接去掉领子的做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废领”领圈往往大于立领本身的领座。 而且,“废领”尽管多见于1920年代,但是1930年代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实证,可见这种风气始终存在。而20年代多见,也是因为当时服饰更为多变,领型设计也更灵活,很多人也会将一些非立领设计的其他领型也算入“废领”之列。 尽管去掉“立领”就像拆掉了门口的墙一样,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却同时也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所以“废领”尽管实证不少,却始终未成气候。 旗袍的发展,从清末到今天,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在这一百年中,发生了很多的演变和变迁。 旗袍属于袍服类中的一种,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发展下来的。所谓深衣就是中国古代人穿的上衣下裳合为一体的衣服。 到了清朝,袍服成为了主要服装。特别是满族妇女穿的袍子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装饰也极其烦琐。旗装是宽大不露肌肤的,它是满族的传统衣饰。因为满族人又叫旗人,所以就有旗袍之称。旗袍在盛京诞生并制度化,并成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之一。渐次积累而成的旗袍文化是盛京城市文化的特色。 满族旗袍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衣饰之一,高雅华丽,也是最能展现东方女性美的一种“礼服”。 在民国初年,妇女服装一般仍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制,和清代服装相似。 20年代是海派旗袍逐渐形成的时期。旗袍开始普及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曾把旗袍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当时女子礼服有两款:一款是蓝上衣加黑裙,另一款就是旗袍。学堂中女学生多着偏大襟上衣底襟圆摆、齐肘中袖短衫,下着绸裙。 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海派旗袍无论是裁剪还是设计都更加西方化,采用了胸省和腰省,旗袍变长而紧身且高开衩,更加符合东方女性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40年代,抗日战争的开始,打乱了30年代人们对服饰的追求。旗袍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的功能考虑,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夏季倾向于取消袖子,领子减低。简便、朴素、适体从而成为40年代旗袍的独特风格。 建国后,旗袍进入了它的冰冻期。但是,旗袍在海外依然受到青睐,许多从国内去国外的上流人物和名媛都把旗袍作为自己最喜爱的服装,许多华人都会穿着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旗袍参加许多重要的节日。 旗袍以影视作品、时装表演、选美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旗袍的基本特征和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款式、细节推陈出新,日益精美。 民国及今,旗袍文化有了新活力。除旗袍仍是女人专属以外,款式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注重体现女性的自然之美。在沈阳很多家庭都有旗袍裁剪、制作的高手。那细密平整的针脚几乎看不到。那新颖独到的盘扣、精致的滚边、得体的啃脚,舒服得体令人啧啧称赞。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我国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在大陆内地举行的奥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都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旗袍已代表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符号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旗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旗袍即是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