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烟云】 第七章 崇祯的最后时刻(一) (第2/6页)
许已经就亡了,要秦军来还有何用呢?崇祯帝是这样 想的。 清兵和大顺兵就像螃蟹的两个巨大的夹子,步步紧逼越来越紧,让大明朝前 后难顾、顾此失彼,最终腐败了的大明朝顶不住了。 而天子守国门在和平和无奈的时候选为京师还尚可,要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天 子守国门,那么就算整个国家的躯体再庞大,但是敌人首先斩掉了自己的首级, 庞大的身躯就群龙无首、指挥不灵了。 当时还是燕王的明成祖朱棣是就藩北平(今北京),是没有选择的,因为是 朱元璋封的。但是朱棣登基成为永乐大帝以后,还是以北京为京师,就有点恋旧 情节在里面了。朱棣也不可能想到二百多年以后明末在「天子守国门」之下,身 躯还有半数,首级却已摇摇欲坠了。原来属于大明辽东的地方,女真人重新崛起 了。 虽然满清这支女真人部落不是宋朝时代金国的女真人部落,满清是爱新觉罗 部落,金国是完颜部落。但是满清女真人也是以此为先祖荣耀从而激励自己,努 尔哈赤于是后来建立了后金,但是儿子皇太极于崇德元年(636年),在盛 京(今沈阳)称帝,国号改为清,皇太极的算盘自然又比努尔哈赤的更进一步了。4V4v.ō 「天子守国门」真的是正确稳妥的吗?风险大不大?如果蒙古和女真人还有 倭寇在几百年以后依然和大明并存,击破大明京师是不是最快速最捷径打败大明 的军事手段呢?崇祯帝有时思考着这样的事情。但是现在李自成已经包围京师, 其他的事情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大明也许就这样亡了吧,崇祯帝这样想着,因为 似乎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了。 崇祯帝道:「朕一旦以身殉国,大明南部必将群龙无首,难以统合在一起, 也许就是大顺和大清争天下了吧!」 崇祯十七年(644年)三月,在李自成还没有把京师包围的时候,崇祯 帝急下诏封左良玉为宁南伯,给他的儿子左梦庚封平贼将军,并许诺剿灭叛乱以 后就让他们父子世代把守武昌。 当时左良玉在武昌一带战线与李自成和张献忠对峙和战争,虽然拥兵数十万, 但是被李自成和张献忠拖缠或击败后元气大伤,一时也是动弹不得。接到崇祯帝 十万火急的圣旨以后,左良玉知道京师危在旦夕,立刻按年月拟定了一份出兵计 划交了上去,必要的时候就算丢下武昌也要突破重围北上救驾,如果不救就成了 逆贼而大明也要亡了啊,京师的战事进展已经超出了左良玉的意料之外了。而此 时李自成在湖北西部的荆州、德安、承天都布下了重兵,而西边又有张献忠掣肘, 虽然还有湖广巡抚何腾蛟以及总督袁继咸部一起对抗李自成和张献忠,但事实上 左良玉已经很难抽调兵力突破李自成的重围和甩开张献忠的掣肘和攻杀了,何况 武昌离京师有上千公里的距离。 左良玉颤抖着手看着崇祯帝发来的圣旨想着,就算突破了李自成的重兵重围, 分兵还是抛弃武昌一带全力上京救驾,京师还挺得住吗?山海关还挺得住吗? 左良玉又回忆起,朱仙镇一战失败以后精锐尽失、所剩无几,后来归附过来 的兵战斗力已经大不如前了。军容虽然一眼望去漫山遍野、锦旗弊江,但是已经 不能像从前一样很好地驾驭这些人了。古时消息闭塞,战时更加的不畅,圣旨上 的内容必不能全数告知于众,现下只有左良玉知道了京师已经危在旦夕的消息了。 左良玉又回忆起自己征战的一生,幸亏自己懂得自保和保住些许实力,如果 像督师孙传庭那样对朝廷言听计从、瞻前顾后,恐怕现在武昌早就没有左良玉了。 现在大明正在死生存亡之间,个人的利益已经不容考虑,必须不顾一切也要冲破 李自成的围堵,进京救驾、击杀叛贼蛮夷,左良玉思考良久终于下了决心。 左良玉心想,李自成在湖北西部的荆州、德安、承天围堵我,西边还有张献 忠的蛮缠,我就分兵走南京甚至走海路也要挽救大明江山啊。 左良玉道:「大明二百多年的江山,一定要保住啊,一定要保住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