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 (第2/2页)
讨论。他们聊到电影,关于的最后一幕,娜塔丽波特曼用生命为代价换来的PERFECT。还有一些书,这是陈亦心在拉脱维亚的第四天,他们终于聊到了书,意料之中的,这一块他们的重合度更高,就像是一个人。一切是从王小波开始的,宋渠提到,陈亦心提到里面收录的那篇。这个故事和他们现在的处境也很像,在海上,再过几个小时他们也能迎接黎明,他们也有从源泉中迸发出的诗,菠萝的海是第一首。他们还讲到阿城的,他们原本是在讲斯特里特兰德和拉里,那是毛姆最广为人知的两个人物,陈亦心说他除了小波没有特别喜欢的国产,宋渠反驳他,说你肯定看过,你肯定喜欢棋王。陈亦心真的看过,在宋渠那个年纪的时候。“我还很喜欢毕飞宇,和。他在里写小马在黑暗里的幻想,像是在爬楼梯,爬上去又爬下来。那一段绝了,小马爬下来后浑身是汗,我看完后也浑身是汗。我那时候就想,哦,原来还可以这么写。”陈亦心反而摇了摇头:“我不喜欢看比喻。”这句话出来之后他就想到另一个故事,很好的一个故事,比喻也精妙,作者会把一个人尴尬的脸色比作烧烤店门口任人拿取的清口薄荷糖。但是他不喜欢比喻,为什么要比喻呢,比喻是逃避,是失真,为什么比喻是最常见的修辞呢。他还记得那本书里的另一个比喻,没有用像,但那依旧是比喻,不然怎么可能会有两个人是“思想上的双胞胎,精神的双胞胎,灵魂的双胞胎”,两个人怎么可能完全一样,除非是同一个人。除非是同一个人。陈亦心看着宋渠,他问:“那是唯一不是比喻的比喻句,对吗?这世界上真的会有两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宋渠回答这个问题,宋渠说,我二十一岁。宋渠问陈亦心,难道爱还不够吗?“那是一堂马原课,我和林源坐在最后一排,我在看弗吉尼亚的,里面提到一个问题——自我是否有可能逃避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那本书给的答案是爱,爱战胜了死。林源也看到了,他努着嘴点头逗我开心,然后拿起笔,在爱前面画了个添加号。”陈亦心说:“他加上了自己的名字。”“对。”宋渠笑着,眼里是湿的。“林源的爱战胜了死。”“我二十一岁,我觉得林源就是我的答案。”宋渠说得异常坚定,他看着比他大好几岁的陈亦心,像是在看另一个自己,他没有动摇,但他还是想问,难道爱不够吗?陈亦心说,我现在觉得够了。对,就是这一刻,看到了宋渠,像是看到另一个自己。宋渠说:“我前几天一直不敢问你,怕你误会。我很想问你,你会不会有一点不喜欢我。”“怎么会。”陈亦心说,“我爱你。”宋渠知道那句“我爱你”不是对他说的。他隐隐能懂陈亦心想表达的,但有些答案,还是需要他自己去找。他问自己能不能对陈亦心说出爱,可以。宋渠就对陈亦心说:“我也爱你。”陈亦心笑了,很浅地一个笑:“我觉得我能活下去了。”他回过头,甲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