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基建_分卷阅读15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52 (第2/2页)



    先不说大秦百姓们现在用的平价海盐,珊瑚、珍珠、海贝等天然的珍宝和饰品,就说那海中数不尽的鱼就足够缓解大秦现在的缺粮之急。

    “陛下,大量捕捉海鱼,该如何向内陆进行运输?都制成咸鱼么?”也就只有制成咸鱼才能拥有较长时间的食用期,要是不抹上盐,那些鱼rou还没等运到地方就馊了。

    活鱼除外,只是旅途颠簸,要想鱼全活着,那是不可能的。

    “可以把鱼制成罐头,密封包装带回来。”赵燕歌道,准备在沿海区域建造玻璃罐头工厂。

    相比起玻璃来,铝罐头无疑更加适合运输,碰撞后也不易碎,但是谁让玻璃的原材料比铝更容易获得,也更廉价。

    除了少数知道玻璃制造真相的人,谁能想象的出来那些精美的,宛若玉石水晶一般的玻璃、镜子、落地窗……一切源头的原材料是沙子。

    就像陶器的原材料是土一样,同为随手可得的沙子同样能够在大秦造成流通和普及。

    既然是玻璃工厂,那么能让罐头批量生产的器械是必不可少的,这点墨家和公输家的人就能办到。

    玻璃在海边工厂就地生产,省去运输环节,之后只需要运回内陆来就行了。

    不少鱼的体积都很大,罐头也准备了好几个款式,有巴掌大小的,也有坛子大小,上面是配套的玻璃盖子。

    中途只要小心运输,一般问题不大。

    不仅如此,陆地上道路颠簸,还可以走水路来保证运输。

    南方的道路自然没有修建到百越族边上,和三公探讨了一下,赵燕歌把海味的运输路线改为了水路。

    至于陆路路线,等把南方的路修好了再说。

    赵燕歌让龙卫的人带着玻璃的模具器械前往沿海区域建设工厂,公孙太尉则把南方的二十万大军调到了北方边关,代左相则把相应的二十万大军口粮给划分到了北方。

    龙熠来向赵燕歌禀报,“陛下,全国福利院已经全部完工,天下流民都已得到安置,那些匈奴俘虏们接下来让他们做什么?”

    施工队完工以后是看他们自己意愿是否继续干活的,可是那些匈奴俘虏们则不是,大秦不可能白白养着他们。

    “接下来就让他们去修驿站。”赵燕歌头也不抬道。

    “对了,我记得下面来报过不少匈奴妇人都生了孩子,那些孩子是怎么处置的?”

    “按照秦律,凡俘虏者后代也,代代为奴。”龙熠道。

    “那就去问问他们,是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彻底断了关系,还是让孩子们继续跟着他们做奴隶?”赵燕歌道。

    那些思维已经成年的匈奴人是不要想着他们效忠了,他们这辈子都注定只能和鞭子为伍。

    可是那些孩子则不同,只要斩断亲缘,不接受那些老一辈匈奴人的灌输,他们长大以后自然就会以大秦人自居。

    这可比他们世世代代为奴隶,却怎么都无法消灭匈奴这个存在好多了。

    明明是一个让他们绝根的计划,听到这话的匈奴俘虏们却满脸喜色的把孩子抱出来,一个不拉的全都交给了福利院的人让福利院带走。

    福利院是他们参与建造的,他们自然知道那是一个什么地方。

    虽然今日分离以后,他们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和孩子们再有见面的机会,可是只要知道他们的未来是好的就足够了,比跟着他们代代成为奴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