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1 (第2/2页)
车厢里却颇为昏暗。比起上回在京郊同乘,这回的马车显然是临时找来的,颇为逼仄,两人面对面的坐着,膝盖几乎抵在一处。沈蔻却顾不得那么多,进车厢后还没坐稳,便连珠炮似的低声问了起来——
“家父怎会忽然来邓州?是他的案子有了转机,要回京重新审吗?大半年没见着他了,他如今可还好?”
“他……应该还好。”
江彻揣度着回答了末尾的问题,见昏暗天光里那双眼巴巴的望着他,迫切又焦灼,只好补充道:“我也还没见到。能安稳走到邓州,身子骨应当无恙,待会见面便知。你先静静心,一两炷香就到了。”
“嗯,多谢王爷。”沈蔻竭力镇定。
然而哪能真的静下心来?
自打沈有望遭了发配,父女俩就再也未曾晤面,连进牢狱探视一眼都没能做到。在钟氏坦白了狱中情形,得知父亲的案子是遭权贵陷害后,沈蔻更是屡屡悬心,怕往后的路艰难坎坷,亦怕父亲在发配之地受苦,熬垮了身子。
如今即将重逢,哪能不激动?
她咬着唇不敢再搅扰江彻,身体却跟热锅蚂蚁似的,在原地轻轻挪来窜去,不时掀帘瞧瞧外面,暗忖这一两炷香怎如此难熬。
正自焦灼,忽觉腕间被谁按住。
她低眉瞧过去,就见江彻墨青的云纹袖口覆在她膝上,那只手干净修长,正轻轻按在她的手腕。
隔着单薄的衣衫,他掌心的温度徐徐渡来。
她抬眸,昏暗中对上他的眼睛。
幽泓如春夜深潭,却暗藏笃定坚毅,亦存了几分宽慰之意,与寻常的冷硬淡漠迥异。
不知怎的,她忽然稍觉心安。
如坐针毡的臀没再挪动,沈蔻勉强勾出个笑容,低声道:“多谢王爷。”而后,保持着隔袖相贴的姿势,随马车缓缓穿过街市。
*
沈有望被安顿在一处民宅里。
这地方毗邻闹市,长街上商铺林立,后巷里宅邸错落,住着的几乎都是各地往来的商人。如此人员混杂之地,藏人是最方便的,因巷子宽敞,马车出入也畅通无碍。
杨固扮作车夫,在巷尾收缰勒马。
夜色渐浓,巷中灯火零星,昏暗月光铺出冷清夜色,遥遥有狗吠传来。
他跳下车辕行至门前,极轻地扣了两下。
少顷,年迈的老妪开了院门。
她手里纸糊的灯笼很暗,动作也颇迟滞,却在看清杨固手里令牌的那一瞬,眸光骤紧。旋即恭敬让开,极利落地缩回院里,动作之利落,不逊于王府侍卫。
杨固回身掀起车帘,沈蔻紧跟在江彻身后,下车入院。
院子很宽敞,里外共有三进,沈有望被安排在最后面的倒座房里,满屋灯火通明,侍卫暗中巡护。
沈蔻进去的时候他正对灯翻书。
年近四旬的男人,曾寒窗苦读十年金榜题名,也曾少年清贫心怀大志,经了半生历练,养出一身儒雅谦逊的气度,行事端稳沉着。此刻他侧身坐着,脊背挺直如同山岳,身上是文人常穿的青衫,跟从前在家时的模样重叠。
只是脸上消瘦了许多,侧脸的弧线都变了。
沈蔻眼眶一热,泪花霎时涌出。
她捂住唇,令呜咽破碎。
里面沈有望并不知今夜会有客人造访,原本还沉浸在书卷里,听见这动静瞧向门口,霎时愣住了——灯烛明照,半掩的屋门口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