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章 威逼太原 (第2/2页)
随后就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折,里面是这样说的:“前几天,我听从皇帝的诏令,与河东李克用和解了,把兵也撤回来了,但是李克用竟然对我出言不逊,又布置大军驻守泽州和潞州,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好好教训一下李克用,给他个教训。让他以后不敢阳奉阴违。” 这里面,朱温提到的李克用出言不逊,主要是李克用让使者前来讨论和解的时候的那一封信。 在李克用的那封亲笔信中有这样一句话:“虽然你朱温陈兵十万,但是我手下也有数万精锐骑兵,大不了两败俱伤!”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这句话或许只是李克用一时负气或者觉得让他向朱温彻底的低头有点难堪,准备从这句话里面找点自信和尊严。 但是他却没算到,这句话却给了朱温借口,而且还成功的激怒了朱温。 朱温认为这句话是赤裸裸的威胁!但是朱温是个害怕威胁的人吗?很明显,朱温不是,特别是这个威胁他的人实力还不如他,这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侮辱。 这一句话就成了这一次朱温进攻李克用的借口。 天复元年(公元901年)三月下旬,朱温开始调拨大军,准备进军河东。 这一次的主力是氏叔琮带领的五万大军,他们的主攻方向就只泽州和潞州,然后直接进逼太原。 除了这一支大军,还有其他的五支军队,从太行山以东出发,进逼太原,清楚太原外围据点。 这一次朱温制定的策略就是全面合围的方式,从太原的南面和东面出发,南面为主攻的地区,主要作战目的就是夺取泽州和潞州然后将泽州和潞州周边的一些州郡拿下,彻底清除太原的外围势力。 而从太行山东面出发的几只军队(主要是刚刚收服的几个藩镇的军队)只担任侧翼的辅助进攻,他们的主要目的和战略目的就是吸引敌人的有生力量,为氏叔琮的主力部队减轻压力争取时间。可以说是作为一个掩护和侧翼兼职先锋的存在。 摊子铺开了,战果也是十分的显著的,首先在主力战场上面,战略目的初步实现,氏叔琮迅速占据了泽州和潞州,这两州的刺史都是不战而降,此后还招降了河东将近万人。随后氏叔琮迅速带兵通过泽州和潞州,进军太原城,驻扎在城外。 至于其他的几支军队都是迅速的攻城略地。将太原城边上的几个州也拿下了。 一直到了四月初七,朱温大军完成了对于太原城的包围,很多人心中的最后一战已经来临了。 不过这一次氏叔琮的运气真的不怎么样。刚开始的时候,氏叔琮大军可谓是风头正劲,每天都到太原城下叫骂挑战。但是李克用就是不出来,只是趁氏叔琮不注意打个偷袭。 氏叔琮的这一招,虽然没有能够迅速的占据太原城,但是却给城里面的军民甚至一些李克用集团的核心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压力。 李克用在被围的那一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守在城墙上,就怕氏叔琮突然就进攻了,晚上不敢睡,白天吃饭吃不好,这就是晋王李克用当时的真实写照。 不过就在这时上天也不愿意寂寞,也来搀和的一把。连续十多天的阴雨,因为太原城城墙是新筑的,所以泥巴开始大块大块的掉落。 李克用一看,这样下去不是事,城墙一边掉落,一边找人赶紧加紧加固修整。要是城墙毁了,太原城就是待宰的羔羊,他李克用就是朱温rou板上的鱼rou。 不过俗话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就在太原城的城墙往下面掉泥块的时候。氏叔琮也遇到了麻烦。 他遇到的麻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粮草不足,那时候没有柏油马路,都是泥路,一下雨,根本没法走,所以后勤跟不上。一个是连绵的大雨造成驻扎在城外的汴州军还有其他藩镇的军队斗志不高,长时间的阴雨,也造成传染病在军营内迅速扩散。 这样一来氏叔琮不得不把撤军提上了议事日程,虽然他很想一举攻破太原城,但是李克用毕竟不凡,更不用说他手下还有不少骁将了。 最后无奈之下,氏叔琮眼看短时间内破城无望,而汴州军也快到了极限,干脆撤兵算了。 朱温第一次和李克用直接的大规模的正式交战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是朱温得到了不少好处,而李克用的实力进一步萎缩,实力对比对于朱温越来越有利。 而这也是朱温大军第一次兵临太原城下,此后还有一次,还是氏叔琮带兵再次围困了太原城。但是第二次围困太原的结局如何?我们下一章再说。(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