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末大军阀 第209节 (第3/3页)
怎么来形容了,接着他对卢象升说道:“督臣,此事闹到朝廷上肯定会有一番波澜,督臣怎么也得帮一把。” 卢象升叹息一声,说道:“这事闹得太大了,还是看颜巡抚的意思,不过你放心吧,以现在的局面来看,朝中上下怕是没人敢动刘衍的,那小子,现在连我都要忌惮几分。” 到这里,卢象升神情凝重,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巡抚衙门内,颜继祖看着这联名公文,第一反应是吓一跳,不过看看公文落款上的王从义名字,颜继祖放心不少,有王从义的联名,给刘衍也分担了不少火力。 再仔细看一遍公文,颜继祖更是放心,这奴贼jian细、通虏资敌的大帽子一扣下,谁能说什么反对的话?唯一能让人苟病的,便是刘衍的手段过于粗暴,不过这已经是细枝末节,以他的武人身份也说得过去。 随后卢象升与颜继祖商议了一番,也联名向朝廷写了一封奏章,为此番青州府城的变乱“收尾”。 第三百零一章 新式学校 九月初,青州府城。 经过一番动荡之后,青州知府衙门和益都县县衙的情况也被刘衍所知晓,两个衙门的官吏都空缺了不少,但是王从义却没有什么好办法,短时间内是无法补齐人手了。 “实力,归根结底还是要拼人才啊!” 刘衍坐在书房内如此感叹,所及便有了一个想法:建学校! “我青莱镇的文官、武将必须要经过统一的培养,必须要与朝廷的育人方式区别开来。我要建新式学校!” 刘衍打定主意,所及便开始了实施。 五天后,刘衍将一众部下召集到总兵府议事,新军各营都指挥使、指挥使,王炆镇、田辉叙、张耒、岳明、赵民、鲍学镇、宋功明等一众文官、武官齐聚一堂。 眼见众人到齐,刘衍便对众人说道:“此番动荡,足以可见地方吏治之败坏,为了防止我青莱镇的属官、武将也如此这般,本镇决定:在青莱镇各府、县建立新式书院!” 众人闻言都是吃惊不小,毕竟兴建官学、教化百姓之事,都是朝廷的责任,应由礼部负责,青莱镇只是地方军镇,如果大力兴建所谓的新式书院,难免会有越俎代庖之嫌,而且也会让朝中上下侧目的。 王炆镇犹豫了一下,而后说道:“总镇,有这个必要吗?咱们是军镇,只管练兵、剿匪,为朝廷戍守一方,咱们总不能连教书育人的事情都替朝廷做了吧?” 刘衍当即反问道:“难道教书育人不是为了强军吗?” “本镇所说的书院,并不是现在那些只教授四书五经、圣贤文章的书院。本镇准备设立的书院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军事书院,专门教授行伍之事,本镇决定建立两所。一所设立在青州府城,名为青莱镇演武堂,专门对咱们青莱镇新军的各级将官和有志将士进行培养;另一所设立在即墨营城,名为青莱镇军事书院,这所书院专门面对全天下的有志之士,教授排兵布阵等学识,以及兵备打造、赞画学问等等,凡是和军伍有关是学识,这里都会教授。” “凡是从青莱镇军士书院顺利毕业的学生,都要到青莱镇新军各营中历练两年,两年期满后,便可以进入青莱镇演武堂进行进修,完成学业之后,便可以根据其具体的才干,在咱们青莱镇新军各部出任相应的官职!” 听到这里,众人都是非常赞同。 此时众人心中还都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思想,刘衍的这个想法一旦实行起来,便可以让青莱镇获得源源不断的将才,虽然和那些名将无法相比,但是青莱镇完全可以凭借这两所军事书院,获得大量的高质量基层将领! 此时在座的众人都是聪明人,刘衍说完之后便都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便全都积极赞同。 “这两所书院全都划归田指挥使管辖,学院所需的教官和先生,暂时由各部军中的将领和得力士兵出任,待到几年之后,便由两所书院的优秀毕业生出任!” 指挥使田辉叙当即领命,脸上挂着笑意,好像是发了财一样。 接着,刘衍又是说道:“此外,本镇还准备在青州府、莱州府建立义务教育制度,在每个县城建立一座小学,该县的二十岁以下、十岁以上的识字男丁都可报名入学,学校除了教授众人识字和为人道理之外,还会教授天文、地理、算学、历史、当下时政等等,都是实干之学,学制为三年!” “在每个府城,都要建立两所中学,所有在小学学满三年、顺利毕业的学生,都可以进入所在府城的中学;其中一所中学继续教授天文、地理、算学、历史、当下时政等实干之学,不过相对小学所教都是深奥许多;另外一所中学,则是教授农学、商学、工学等学问。” 刘衍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些从小学毕业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两类中学进行深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