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末大军阀 第21节 (第2/4页)
” 陈勋点头表示赞同,笑着说道:“我估计要不是各处甲长、屯守官管得严,过来投靠的军户还要更多!” 刘衍说道:“不管了,现在各处在紧抓生产的同时,要做好别人打上门的准备。” 接着刘衍便开始部署任务:“军屯那边都是青壮,我不怎么担心,咱们堡内也有堡墙,虽然还没彻底完工,但是防御已经没有问题了,堡内人数也足够多。我现在担心的就是晒盐场那边。” 现在刘衍开始清理晒盐场的事情,周边的几个屯堡也都知道了,毕竟晒盐场占地不小,就摆在那里,刘衍想保密也没办法。 于是刘衍索性便直接开干,反正在王家庄内有管队官王炆镇罩着,自己手中也有几十号墩军,暂时还不用担心什么。 “晒盐场那边基本都是妇人,如果真有人找上门来,在军屯和堡内吃了亏,多半会去晒盐场那边生事,所以从明日起……” 说到这里,刘衍看向张义,说道:“从明日起,你这一队墩军就不要再去军屯劳作了,让陈勋从堡内抽调些老年男丁,你队中墩军家里的农活先让别人帮着干吧。” “明天一早,你便带着手下墩军去晒盐场那边,搭建一些简易的地窝子暂住下来,守在那边。” 张义领命,随后问道:“甲长,我们是晚上也不回来吗?” 刘衍想了一下,说道:“晒盐场的两个晒盐池和引水渠恢复不易,你们就辛苦下不要回来了,晚上也直接住在那边,防止有人搞破坏。” “是。” “记住,如果你们真的遭到大股人马,不要硬拼,尽快派人回来报信,你们只要守到我带人赶到就是大功一件。当然,如果这段时间各处都平安无事,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是。” 虽然刘衍是这么说的,可是心中却在苦笑:“一下子抢了这么多人,还怎么平安无事?” 此时刘衍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过就是大打出手罢了,反正已经到手的人口,自己是绝不会再送出去的,谁来也不好使! 第三十五章 争端 崇祯十年七月中旬,陈勋指挥堡内军户进行的开荒工程已进入尾声。 沿着大盘堡的西北方向,这一个月多以来,陈勋带领堡内的数百军户男丁忙碌不止,又新开垦出来二千多亩土地。此时登记在大盘堡军屯文册上的田地已经有六千多亩,连土地人口,大盘堡已经算是一个庞然大物了。 此时整个夏河寨前千户所在册的屯田土地不过为七十多倾,也就是七千多亩,一年上纳屯粮九百余石。大盘堡一个屯堡,已经快赶得上其一半的屯田地了。 除开垦荒地外,大盘堡的军户还挖掘了一些灌井,兴修了不少新的渠道水利。这也得益于肥皂工坊的收益,让刘衍有银子可以进行一定规模的投资。 不过刘衍也多了一个心眼,自己投入兴建的水利设施只限于新开垦的军屯中间地带,以防止兴建的水利设施与周边其他烟墩、屯堡发生摩擦。并且兴建的水利设施基本上都是灌井,虽然灌井可以灌溉的范围不是很大,但是胜在独立,可以省去不少大嘴架的麻烦。 刘衍如此考虑也是从现实出发的,现在从大盘堡往北与往西,那边多有王家庄各屯堡,如黄山墩,沙沟墩,风火山墩的屯田地,这些烟墩虽然没有成规模的军屯,但是也有一些开垦出来的耕地,算是各处墩军的口粮田。甚至在西北方向更远的地方,那边还有夏河寨前千户所辖下的各屯田地。 这些地方土地相互交杂,许多还是各军官们的私田,因此在这些地方修建水利,权利归属不明,产权模糊,容易引起争端,大大影响渠道水利的发挥。 况且水渠水利的修建耗费巨大,工期繁长,工银口粮如何摊派,修成后如何分水,到时又有数不清的扯皮。历史上北地争水激烈,同渠者村与村争,异渠者渠与渠争,诣讼凶殴不计其数。 而灌井就省事多了,井灌多为农户独家或自愿合作的数家所开,产权明确,便于使用和管理,不易引起纠纷。况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