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34节 (第3/3页)
茹瑺顿时清醒。 杨溥说得没错,自己看这里的山水,是欣赏,是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思绪。而百姓看这里的山水,他们未必会有什么欣赏。 也许他们会认为,这里的山太碍事,若是成为平原耕种粮食该多好。 山多地少,民多地少,在这封闭的山村只会导致一个结果: 贫穷。 茹瑺整理好思绪,沿山路而下,进入店头,此时正值晌午,一些人家已是炊烟袅袅。 店头里并没有歇脚的客栈,倒有一家茶馆。 丁景福差人寻了店头里长、保长,就在茶馆中叙事,同时还邀请了店头的三位最年长之人,别看这些人走路都需要人搀,耳朵也不好使,但绝对是地方上的重要人物。 古代不像是后世,对老人的话爱听不听,没人会把你怎么着。 可在古代,老人的话那就是一言九鼎的话,说让你往东,你还真不能往西。他们的影响力与孝悌有关,与年龄大,见识多有关,与宗族纽带有关。 大明的皇权只能到县治,到不了乡邑,而乡邑的治理完全是依靠里长、保长(还有被朱允炆废掉的粮长)、乡绅大族来掌控。 这也是朝廷无法根除白莲教的主要原因之一。 茹瑺不是傻子,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就算是让他向天再借几百年,也完成不了这样的工作。 胡子眉毛一把抓是要不得的,干活要懂得抓核心,抓重点。 茹瑺虽然不认识小马、小恩同学,但还是知道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该怎么处理。 里长郭顺、保长宁冬、李家老族长李勋,刘家老祖宗刘五,郭家老太爷郭有福,这些人哪里见过布政使与巡抚这么大的官员,一听茹瑺还是皇上亲自派来的,更是连忙跪拜磕头。 茹瑺好说歹说,让几人落座之后,方问道:“这店头百姓家过得可还殷实?寻常之家可还能吃得饱饭?” 郭有福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巡抚大人是什么意思。 几人都是人精,知道茹瑺来这里是什么目的,毕竟店头就在太原城边上,再闭塞也听到了朝廷山西移民五十万的消息。 既然你茹瑺是来办事的,就直接办事,嘘寒问暖,打感情牌做什么,我们是老人,又不是小年轻,被你问两句,就心甘情愿,赴汤蹈火了。 但巡抚大人问,还不能不回。 郭有福作为店头大族之长,只好赔在一旁道:“回官爷话,店头虽是人多地狭,好在这些年来风调雨顺,倒还饿不了肚子。” 茹瑺接过杨溥递过来的茶碗,打开碗盖,轻轻地吹了两口,道:“果是如此?本官看未必吧。” “这……” 郭有福有些慌张。 难道说这茹瑺还挨家挨户走访了不成? 茹瑺只看了一眼郭有福的神态便了然于胸,道:“既然大家都在这里,本官也就不绕弯子了。店头有不少百姓连温饱都有问题,这一点布政使衙门清楚,你们也清楚。现在机会摆在眼前,你们能不能珍惜,还需仔细思量。” 刘五咳了两声,待喘息平稳后,对茹瑺问道:“大人所言机会,是什么机会?” 茹瑺见这些人揣着明白装糊涂,严肃地说道:“自是移民,迁移至河南、北直隶等地。” 郭有福抖动着白色胡须,道:“移民?还要去北直隶?大人,不是我们不愿意配合朝廷,只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啊。” 刘五也连忙配合:“是啊,我们在这里好不容易有了家业,现在朝廷又想要移民,我们实在是舍弃不掉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