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287节 (第2/3页)
增多,纸币减少,而这,就是劣币驱除良币。 同理,新版大明宝钞与旧版大明宝钞若同时流通,那新版大明宝钞因为其“新”,加上制作精良,会被人收起来,存起来,转而先花旧版大明宝钞,而到那时候,充斥在民间的,依旧是旧版大明宝钞。 一个钱包里两张钱钞,一张皱了的,一张崭新的,被先花掉,先进入市场的,大概率是皱了的“劣币”。 这是个难题。 “就目前来看,直接废除旧版大明宝钞不合适,也太伤民,由此,暂时让新版与旧版宝钞共存吧,但在新版宝钞发行之后,各地府县必须广贴告示于民,告知其新版宝钞价值,引导民商接受新版宝钞,并以新版宝钞为主,逐渐淘汰旧版宝钞。” 朱允炆借助商人的力量,就是为了破除“劣币驱除良币”的魔咒,让商人成为良币的搬运工,经商到哪里,便将良币带到哪里。 蹇义见朱允炆与户部筹备妥当,应对有策,便施礼退至一旁。 百官对于新版大明宝钞的施行支持者众,户部当即拟定了文书,并下令将新版宝钞押解至苏州、杭州、开封、北平等地,先行试点发行新版钱钞,并计划在六月时推及全国。 新版大明宝钞的发行,给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商业一时繁荣,在带来了无数税收的同时,也带来了奢靡之风,靡靡之声。 处理好朝政之后,朱允炆传召并解缙、茹瑺、杨荣与徐辉祖,再议广西战事,便在几人争论时,顾三审突然求见。 朱允炆还以为是广西发来了急报,连忙看去,不由一愣,皱眉道:“朝-鲜靖安君李芳远的密信?” 朝-鲜的信,怎么传到了大明来? 顾三审连忙解释道:“皇上,李芳远派遣秘使欲进入大明,边关因其没有国王敕书不予放行,李芳远之人便交付边关,密传此信于朝廷。” 朱允炆有些意外,李芳远不是朝-鲜的太上皇李成桂,也不是现任国王李芳果,他竟背着国王偷偷递信,所图者何? 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芳远的野心 朱允炆展开李芳远的信,仔细看着,眉头渐渐皱了起来,然后将信转给解缙,道:“你们且看看。” 解缙、茹瑺、杨荣与徐辉祖传看过之后,都不由有些惊讶。 徐辉祖拿捏不定,道:“李芳远言说朝-鲜倭患严重,希望大明出手相助,他此言是何意?” 按理说,朝-鲜倭患再严重,也轮不到李芳远来找大明,更不要说是走密信,可偏偏李芳远这样做了! 解缙面露难色,道:“燕王曾经见过李芳远,对此人评价颇高。在臣看来,李芳远所图绝不是请求大明出兵、共剿倭寇如此简单。” 朱允炆微微点头。 李芳远的密信虽然是围绕着“剿倭寇”写的,但他隐藏的含义却并非如此。 “辽东都司杨文可有奏报?” 朱允炆询问道。 徐辉祖摇了摇头,严肃地回道:“朝-鲜内部虽有一些混乱,但在边境附近,并没有大军调动迹象。且以朝-鲜当下的实力,根本不足以进犯辽东。” 朱允炆坐了下来,审视着李芳远的信,道:“杨荣,你应该有些看法吧,说说。” 杨荣很是谨慎,虽屡屡为朱允炆、兵部器重,却从不傲慢,也不张狂,素日里老老实实隐藏着自己,因为他清楚,自己只是新晋官员。 他在朝廷中的表现,往往只局限于“少数人场合”。 “皇上,李芳远密信请求大明出兵,共剿倭寇,恐怕是一个——不寻常的信号。” 杨荣缓慢地说着,似乎在斟酌着用什么词更为合适。 朱允炆抬起头,含笑看着杨荣,鼓励道:“不寻常的信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