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3节 (第2/3页)

潜力。所以,你选择燕王,不断游说,起兵南下,对吧?”

    朱允炆将珠子递给道衍,问道。

    道衍摊开手,接住珠子,眼光灰暗下来,反问道:“皇上所言之人,是本僧吗?”

    朱允炆哈哈笑了起来,将脚下的一颗珠子踢飞,厉声说道:“道衍,不,姚广孝,朕不是释迦摩尼,送你不到极乐世界。但朕是大明之主,可以送你去天牢地底!朕现在还容许你活着,只是朕不明白,你一心想要造反,是为了什么?”

    道衍是一个很奇怪的人,他鼓动朱棣造反,推翻了一个朝廷,又辅助朱棣,新建了一个朝廷,但自己呢?

    不求官,不求利,不求名,不求女人。

    白日穿上朝服,上朝办公,老老实实。晚上换上黑色袈裟,枯灯清寂,一心归佛。

    历史书没有记载他的爱好,只记载了他犯下的罪恶,他没有成功的劝阻,他临时之前最后的遗愿,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造反。

    朱允炆很好奇。

    道衍起身,施礼道:“皇上所言,本僧听不明白。”

    朱允炆看着装糊涂的道衍,冷笑了一声,坐了回去,说道:“也罢,你有顾虑,朕不勉强你。只是道衍,你既然有远见,善谋,可预判许多事。不妨我们两人猜一猜,燕王接下来的动作,如何?”

    道衍皱眉,不知朱允炆是什么意思。

    朱允炆指了指桌案上的一摞文书,说道:“这些,是你离开北平府之后的全部文书。你可以在这里看,然后你预判下,燕王下一步,会如何动作。朕也预判下,且看看谁对谁错,如何?”

    道衍皱眉,朝廷文书,岂能容一个僧人阅览?

    “你若预判对了,朕放你回北平府。你错,便留下来帮朕治理大明。如何?”

    朱允炆认真地说道。

    道衍的眼眸中浮现出惊讶之色。

    回北平?

    他明明知道自己是朱棣的心腹,甚至知道自己有谋逆之心,还敢放自己回去?

    留下来?

    他敢用自己?

    敢让自己治理大明?

    道衍发现自己看不穿眼前的建文帝,他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似乎潜藏着另一个灵魂,强大而自信的灵魂。

    “不说话,朕便认为你答应了。这是朕的预判,你可以带走,留下你的预判封好,他日,我们一起解封,分出胜负。”

    朱允炆将一封封好的信放在桌案上,然后走向门口,吩咐内监的人不要打扰道衍,若他需出宫,安排人送出去即可。

    双喜见朱允炆心情不错,便笑道:“皇上,今儿可要去后宫?”

    朱允炆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后宫了,还是一条鞭法给闹腾的,纵然内阁拿出了完善的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也准备了应对策略。

    比如银贵谷贱的问题,内阁给出的意见是让课税司担负起银两与谷物兑换职责,全国统一标准,避免商人恶意抬高银价。

    再是比如州府县可能抵制的问题,内阁会同户部,与朱允炆反复商议,认为州府县抵制的原因,是一条鞭法会伤害地方衙门利益,让其无利可图。

    朝廷可以退让一步,拿出税银的三成,让给州府县自主支配,中央只需要七成便可。

    如果是朱元璋掌权,听说内阁与户部想要让地方分自己的钱,这些人的脑袋都可以挂在旗杆上风干了。但朱允炆不是朱元璋,他更懂得市场规律,更懂得财政一次分配、二次分配。

    朱允炆拿着户部给出的往年税收数据,计算了许久,最终答应了内阁,让利地方,推行政策。

    可朱允炆同意了,内阁点头了,六部知道了,百官不干了。

    一群群开始闹事,说什么一旦留钱给地方,势必会导致地方割据,引发地方贪腐,到时候地方富有,而中央财政短缺,又该如何是好?

    还说一旦如此行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