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失明后认错夫君 第42节 (第2/3页)
巴搁在她颈窝。 “我回来了。” 晏书珩变出两块蜜饯,其中一块给了阿晟,哄他出去寻竹鸢玩,而后,他温柔地将另一块送到阿姒嘴边:“尝尝。” 阿姒张了嘴,甜意蔓延开来。 晏书珩拂过她发间,聊起流民和贡品的事:“宫中那位陈妃出身颍川陈氏,陈氏门风清正,据闻陈妃还信佛,性情温良,必也不愿百姓流离失所。” “颍川”让阿姒莫名觉着亲切,怔了瞬,想起那些流民又迅速平静:“陈妃远在宫中,纵使百姓流离失所,他们也看不到。” “且我并不觉得信佛者必仁善,尤其身处高位者,要么是欲壑难填只能求诸于鬼神,要么是做给旁人看的,图个贤名。” 哪怕未失忆的阿姒,也总是温和懵懂的模样,对谁都不会冷言相对,这是她头一次在晏书珩面前流露出锋芒和刺。 晏书珩欣赏着他的小狐狸,阿姒正在沉思,还低声念着“图个贤名”这句话。 他轻问:“莫非阿姒有办法?” 趋利避害的本能让阿姒不愿多生事端,她摇了摇头:“难不成要以陈夫人之名将贡米给流民吃,对他们说娘娘体恤民间疾苦,从嘴边省下来一口粥?况且根源不在贡品,城中那么多富户豪族,每人一袋米都比这些贡品多得多,只是他们不愿罢了。” 晏书珩凝着她失明眼眸里渐渐熄灭的微光,在即将寂灭时点燃了它。 “阿姒的话,给了我启发。” 阿姒倏然抬头:“夫君有法子?” 晏书珩笑了,凝着她眼里的火苗。 “古人好假天行事,正逢贡品被拦,不正是天时地利,只差一个人和?” 他点到为止,刻意勾着她。 阿姒却误解了,以为他沉默是因武人出身不善谋略,便道:“没事的夫君,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我们一起想想啊……” 他的小狐狸真是个可心人。 晏书珩嘴角弯起,笑意愈浓。 他恳切道:“有劳夫人,我读的都是玄学清谈之流的典籍,真论起正事,实在力有不逮,还需阿姒提点提点。” 阿姒不由有种是她在护着他的错觉,安抚地握住他的手:“夫君所谓的‘天’是指那些贵人?或许可利用押运贡品的官员,称若贡品不能顺利上路,他难逃罪责,让他以官身去同城中的豪族富户交涉?” 她眉头又慢慢蹙起:“不过万一当地豪族有大族撑腰,不把这当回事,甚至反过来要给陈妃套个不顾官民疾苦的妖妃之名,追责下来难做的是底下小官。” 晏书珩适时道:“我打听过,当地豪族并不入流,联合押送的官员借为陈妃庆贺千秋之名募粮是个好主意,时人重名声,正好可以博个仗义疏财的好名声。” 阿姒想了想:“仅是好名声远远不够,说白了,名利名利,那些人要名声,也是因为要逐利,得给他们一些好处,可我们和那些小官手无权柄,给不了实在的好处,只能给些虚无缥缈但又足够有吸引力的。” 晏书珩颇为赞许:“夫人真是深谙空手套白狼这句话,正好我和晏氏沾亲带故,也可以借长公子之名涉入此事。” 阿姒却有些顾虑:“你擅自冒用长公子的名义行事,他不会计较么?流民可怜,可我也只有你一个夫君啊。” 晏书珩竟不知该喜该悲。 末了,他自嘲地笑笑:“长公子并非酷吏,他也有人性。” 他揽住阿姒:“成与不成,试试便知。” 事便如此定了。 当夜睡前,晏书珩告知阿姒,城主答应为他们几人牵线,在城中竹林里设雅集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