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2节 (第1/3页)
“许是不错。”老陈头说:“陈大松家的昨天还托你娘叫康哥儿问问,县里有没有童生开的,专门教人识字做账房的小私塾,他们家准备供大孙子去学账房了。” 陈阿婆也笑着说:“大松媳妇也是个能干的,年轻的时候做炊饼十里八乡都是有名的,这次去县里做点小生意也是她坚持,差点没去成。” 这讲故事只讲一半最勾人,大家纷纷问阿婆:“怎么了?发生什么了?” 是家里不许,还是第一天生意不好? “都不是,我听大松媳妇说,是第一天她让儿子担着炭盆和炊饼去县里的时候,天太早,那路也坑洼,他儿子在路上摔了一跤。”这生意还没做就先找大夫来看了,可不差点就黄了。 最后还是因为白面已经买了,大rou馅和油也废了,自家吃太奢侈,大松家才又派了一个儿子,这小生意才勉勉强强做起来了。 听了原因,大家唏嘘一片,纷纷吐槽起了甘田村这条破路。 坑坑洼洼,下雨还积泥水,脏得不行,骡车难走,牛拉东西都废蹄,因为太脏,若是下雨了豆羹生意也是做不出的,毕竟是吃食,脏兮兮人家不会买。 而在大家的讨论声中,陈延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东西了! 作者有话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ovo,上鞭腿啦! 撒娇打滚orz再求一个专栏收藏和预收可以嘛!求收藏作者的下一本预收《成为寡妇,养娃科举日常》也是一本有趣的日常文哦! 从今天开始日更!为了鸣谢各位小可爱,本章后留言有机会获得冬冬的感谢小红包噢~大家晚安! 第16章 一切都是方秀才的局 ◎但入局破题,不一定是坏事◎ 灵感喷发,陈延落笔很是利落。 一切都从路开始,他先在纸上列出了关键词,路、经济、民生,而民生又关乎于社稷。 其实古代的文章和现代的论文有时也是相通的,观点逐一铺陈推进,以小见大。大纲列好之后,陈延心满意足的休息去了。 隔日,陈延对照着吕夫子给的文章参考,字斟句酌为大纲丰rou润骨,研究狗的文学功底还是在的,他很快写出了一篇行文流畅,立意颇佳的文章。 攻克一个难题,陈延开心了一会儿,但放下笔过了一段时间他再看这篇文章,又开始不满意了。行文流畅但平平常常,无甚出彩,立意可能算新,但文里的一切都只是从‘我’出发的一个看法,没有精确事实的支撑,显得有些单薄。 他到底要不要交这篇文章呢? 交它是保底,陈延有信心交它上去私塾绝不会落底,但能凭这个出头吗?用苛刻一点的目光看,它又是稚嫩的。还有时间,或许他可以再做一个方案。 因为想要亲身调查走访,陈延向夫子告了两天假。夫子很爽快地应允了。 陈延告假回家,家里人惊诧了好一会儿,但听到是关于吕夫子安排写文章的事儿,大家就又开心活跃起来了,在他们看来,陈延能被夫子安排事儿,那是被看重、有能力的表现。 最直观的论证一条通畅的路可以影响当地经济与民生的方法,就是采样,寻找对比。采样,陈延寻求了爷爷的帮助。 年长者看着眼前的孙子,拉着他在土垅上,慢慢悠悠讲起了以前的历史。 从川安县往外其实有一条县道连接了西园镇,只是从西园镇到甘田村这边没有直达的路,好路只有一半,最早,从那条官道往甘田村、隔壁吕家村和吴家村的路都是泥泞的。 说着,他们刚好走到了分叉口的位置,陈延记得自己和小叔来这里卖过书。 “后来,吕家村里正夯实了从岔口到村里的这条泥土路,还举全村之力在这儿填了一些碎石子……” 那个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