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明末之征服_龙腾明末之征服(7)谈判还是赴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龙腾明末之征服(7)谈判还是赴宴 (第11/12页)

犯的强势,不愧为倨傲的王者。

    「其五,天灾与瘟疫。」李岩接着说道。

    「陛下,臣研究诸史,发现自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得越来越频繁,北旱南涝,天灾严重。北方各地,大旱加上大寒,直接造成粮食绝产,农田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十室九空。臣认为粮食绝产,百姓无奈,只能与老鼠抢食,故而又引发了鼠疫大爆发。

    陛下亦不必释怀,此乃天意,非人力可为,惜哉!」

    看来老天爷也不愿帮助明朝呀,有一个词语叫做"天灾人祸",虽然说历朝历代都有天灾,但是不得不说明朝遭遇的天灾是最多的,而且灾情十分严重,这对于落后的封建王朝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嘉靖大地震,小冰河时期,天启大爆炸,大鼠疫,明朝后期的四次天灾接踵而至,显得十分离奇,尤其是小冰河期,气温骤然下降,甚至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冬天异常寒冷,造成粮食产量大规模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在康熙上台之后,小冰河期结束,此后迎来所谓「康乾盛世」。

    王克非垂下眼眸,轻轻举起茶杯来凑到了唇边,沉吟不语。

    过了半晌,他才轻轻呷了口茶,放下杯子展颜一笑道:

    「李卿,位卑未敢忘国忧,朕心甚慰呀!朕已有主意来应对天灾,定能保证大明的子民们有饭吃,有衣穿。爱卿接着讲。」

    「臣遵旨,只是……陛下,这第六个,可能会有大不敬罪责,臣不敢说。」

    「爱卿但讲无妨,朕金口玉言,岂能反悔?」

    「谢陛下!」

    李岩不卑不亢,神情坦然的说道:「这第六个,就是没有底线的党争。陛下身为天子,昼夜为国cao劳,自登基以来,先除魏忠贤,后清吏政,杀袁崇焕,效仿太祖皇帝,事必躬亲,鞠躬尽瘁,使得大明朝政焕然一新,看似勤政之举,然实乃……

    先皇光宗留存魏忠贤,乃是为掣肘朝内东林党之用,阉党固然该杀,却万不该赶尽杀绝,导致东林党做大,如今满朝上下,放眼金陵或京城,谁人不是东林党之人?

    陛下看似皇权凌驾于官权之,却步步为营,异常艰难。而那东林党,个个都是朝廷命官,又是饱读史书,却对朝廷阳奉阴违,大jian似忠,凡对手赞成的,东林党就反对;凡是对手反对的,东林党就赞成,更甚者,东林党乃是一团体,遍及京师、南京乃至全国,如此之可怕,千古未有。」

    李岩滔滔不绝的讲着,作为一个古代人,他能有这些见解,着实难得可贵。

    党争不是问题,但是毫无底线的党争就会把病入膏肓的病人,折腾的更凄惨,甚至弄死。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两百多年来积累的体制弊病,早已积重难返,病入膏肓。同时,无法抑制权贵集团的土地兼并,难以逃脱「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终于内忧外患,难以为继。

    用直接推翻明朝的李自成的话说,就是「气数已尽」。

    而毫无底线的党争,则敲响了明帝国亡国的丧钟,也正是那些所谓爱国的东林党,成为了明帝国的「掘墓人」。

    「基于此,臣的建议是朝堂减丁,但凡上朝者,品阶需达三品以上。三品以下者,非必要官职,非圣上钦点,无需上朝。这朝堂之上,讲究精益求精,多者无宜。」

    说白了,李岩的建议就是类似于当今的政治局常委会,人不在多而在精。人一旦太多了,就像赶集似的,你一言我一语,东扯葫芦西扯瓢,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李岩缓缓起身,第四次跪倒

    在地。

    「陛下,臣,一介书生,凡人之智,三尺微命耳,今臣冒死直谏,无他,只求我主万岁江山稳固,中兴盛明,臣窃惟事势,一心为国,别无他念,望陛下明察。」

    说罢,李岩伏地叩首。

    王克非又一次亲手将他扶起。

    「李卿,一语惊醒梦中人呐,朕受教了,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朕不如卿哪。今日与爱卿一番肺腑,朕亦感觉与往昔不同,古人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若朝中像李爱卿这种忠臣良臣再多一些,天下之势,何愁不平?」

    历史的长河滚滚流过,没有任何事物会是一成不变的,陈式旧物终会被潮流淹没。

    要学会改革,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持续的发展,才能不被社会淘汰。

    ……

    「启禀皇爷,皇后娘娘和李夫人求见。」

    两人正聊得正欢,有小太监躬声上前来报。

    「有请。」

    这两个娘们,去后苑「赏了半天花儿」,现在终于回来了。

    「臣妾见过陛下,民妇参见陛下。」

    「爱妃平身,李夫人免礼。」

    「谢陛下。」

    「李夫人,勿再以民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