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幽后传奇 第62节 (第2/3页)
其侄豆仑可汗斗得两败俱伤,虽侥幸胜之却亦是元气大伤,此事定非其指示。” 蒋银奇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那盖可汗手下精兵良将所剩无几,便是行了那大逆之举亦无力窥我大魏寸土。臣细细想来,那些亡命之徒既为木纥奴手下,成事得手便该回北漠老巢才是,那日昌邑事发之后彼等往齐地逃亡只为混淆视听,以此推测雇佣之人当非出于齐国…” 便是蒋银奇不道明,元宏心下已做此判断,这弑君暴徒既非出自蠕蠕亦非受雇于南齐,那答案已显而易见。 三宝近前,小心为元宏奉了茶,退至一旁垂首而立。 望着几案上的茶盏,元宏对蒋银奇道:“弑君夺位历朝历代虽屡见不鲜,朕却未曾料自己会有此一遭。朕一直心中有疑,如今那南齐萧昭业初登大宝,朝堂人心未稳,又怎会此时行刺于朕?依你方才所言,欲取朕性命的必是我皇族之人。” 转头对着三宝,元宏道:“宣任城王来见朕。” 乃因休沐之日,待任城王元澄... > 王元澄得了皇帝传诏入宫已是未正之时。 见元宏面色凝重,待入了坐,元澄小心道:“令陛下久候,臣有罪,不知陛下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得了元宏示意,蒋银奇又将方才之言道于元澄知晓。待蒋银奇言罢,元澄却沉默下来,似在酝酿如何开口。 三宝又为元澄奉了茶,见元宏摆手示意,三宝自是会意,将茶炉与清水置于几案之上,便轻声退出外去。 几案之上那盏茶水已由热而温,元澄方才开了口:“战国之时那姬姓商子入秦助孝公行变革之事,革秦人户籍、律法、军爵、税赋、土地、度量衡乃至民风民俗,虽将秦国推上强国之列,却因其举打压旧贵而招彼等怨恨…” 元澄话至此便止了声,元宏自已知其所指之意,那商子因行改革之举而遭杀身之祸,元澄以此喻事,便是已言明弑君之徒当出自反对元宏汉革南迁众人之中。 元宏正色道:“秦孝公用商子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蓄积有余,乃令秦可无敌于天下,成就秦之霸业。平城虽为龙地,税赋却多出河洛,我大魏若欲将这天下一统,国之耗费必巨,需赖举国之力。普天之下汉人为众,若不行汉革,他日汉人必反,又谈何长治久安?” 元澄肃色道:“陛下所思所虑皆为江山社稷,汉革势在必行,自当刻不容缓。臣往洛阳之前曾约见了八部宗长,摩门王、山阳王与承明侯三人于席间大赞陛下迁都之举,且此三人亦是八部之中率先迁至洛阳的。” 望着元宏,元澄接着又道:“上月又有关中侯、阴山侯与南平王陆续迁来,彼等或将子弟送往彭城公主驸马都尉府上受学,或请了汉家名士入府为子弟讲学,按陛下旨意三十岁以下者如今几已无人再讲鲜卑之语…” 元宏道:“那依皇叔之见,那些亡命之徒受雇于何人?” 元澄道:“八部十姓之中如今仍留于平城的乃昌明王勿忸氏、丘北王纥奚氏、谷蠡王独孤氏与燕南侯尉迟氏,其中昌明王与丘北王年事已高,且彼等族中青壮之人近半已迁来河洛之地…谷蠡王与燕南侯虽说不赞同陛下南迁,待陛下却无不臣之心…臣愚钝…” 元宏知元澄虽忠于自己,然这八部十姓宗长却与其相交多年,元澄定是不愿因凭空猜测而伤了彼此和气。元宏边垂首把玩茶盏,边道:“敢问皇叔,若朕驾崩离世,何人可主这天下?” 元澄闻言一怔,道:“陛下春秋鼎盛,臣不敢。” 元宏抬头道:“此间知你我君臣三人,皇叔毋需顾忌。” 元澄闻元宏之言,微微颔首,小心道:“太子乃大魏储君,自当由太子继位。” 见元宏起身离席,元澄亦急忙忙起身与蒋银奇并肩而立。 边缓缓踱步,元宏边道:“太子彼时尚未开府摄政,倘若朕当真遭遇不测,纵是有皇叔与二弟辅政亦难免朝堂不生祸乱。” 顿了顿,元宏又接着道:“涉世未深之人最忌平日亲近之人蛊惑…” 忽地止了脚步,元宏吩咐蒋银奇道:“去查查,太子于平城祭祖之时见了何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 蠕蠕兵(二) 羽林中郎将蒋银奇得了皇帝旨意便告退离去,御书房内只留了元宏与任城王元澄相对而坐。 元宏往茶炉之中添了清水,放下手中水勺,元宏道:“皇叔,子恂如今虽已摄政,发言虑事却未尽人意,朕思忖着该为其聘一中庶子,以尽纠正缺违、侍从规谏之责。” 元澄点了点头,道:“太子虽有太师、太傅、少师、少傅四师行教导之责,然此四人乃陛下肱骨担朝中机要之职,平日里亦是席不暇暖,不能时时刻刻随侍太子左右,若陛下能为太子聘下中庶子与中舍人,有此二人共掌文翰与太子府禁令,于太子而言着实是桩好事。” 茶水已沸,元宏为自己与元澄舀了茶,复又呷了一口,元宏询元澄道:“皇叔可有合适之人举荐?” 元澄思忖之间亦饮下盏中热茶,片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