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何况到如今-6 (第1/2页)
在倚着柔佛海峡的摩天大楼中,恰可眺望新柔长堤──连接大马边境的新山与新加坡的跨海道路,全年川流不息,承载着一批批每天从新山往返新加坡的通勤族。杨子容模糊的印象中,仍记得年幼时父母曾带着他和哥哥来过这里旅游,他还曾经对着一水之隔、便是遥望不同国度的长堤感到惊奇。 是在他过继给阿姨之前了吧,也就是七岁以前。 他坐在靠窗位置喝咖啡,远眺着长堤上的劳碌,已过了半个午后。他也说不通自己来这里干什么。好不容易结束了两天手忙脚乱的亚太经贸峰会的採访,理应立刻滚回国并请假在家睡三天;他却选择和一同前来的两位财经组同事匆匆分手,自己买了从吉隆坡飞往新山的机票,在这里逗留一天。 在新山游览了一个上午,感觉像是在回味什么似的。连续几天没睡好的脑袋受到了咖啡因的刺激,他才渐渐从记忆中挖掘出一个象徵性的标记:当年的新马之旅,是他最后一次和原生家庭一起旅游。 不,他才不承认自己还会怀念原生家庭呢。只是因为毫无预警地临时被报社抓来国外支援,让他不爽到了极点,才会想趁机待在这里多渡假一天的。 这届的亚太经贸峰会,原本只预计派财经组记者许志伦和曾以纯前来採访,上级却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直到会议开始前几天,才突然觉得这场峰会重要无比,务必再多派一名记者前往支援。杨子容现在才会在这个地方。 当他初出茅庐时,也曾为出国採访的机会感到振奋不已;但随着时间过去,出差次数多了,就渐渐看得淡了。何况会需要出国採访的通常不是什么轻松的差事。 不过,何以只有峰会前的暖身报导会派他来,到了正式峰会,他却是个备案人选?想起这点,还是不免有点愀然不乐。这勾起了他从小到大的心事:每当那些长辈对他和哥哥流露出了不同的眼神时,他总有些刺心。 他母亲有个年长五岁的姊姊,始终未婚。在这位阿姨迈入四十大关那年,家族里的长辈认为她再这样小姑独处下去不是办法。为了怕她晚年身边无伴、膝下无子,大家经过一番讨论之后,决议将杨子容过继给她。那年他七岁。 其实跟阿姨一起住也没有什么不好。阿姨家距离他原本的家不过两公里,阿姨又一向疼爱他,有了他这个儿子之后,铁定视如己出,他便等同是坐享家中所有资源的独生子。 但他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像是心中有什么地方破了个洞似的;有些从破洞中流逝的事物,便从此遗失、再也找不回来了。 「子容,吃饭的时候脚不要晃来晃去。你看哥哥坐得多端正。」「怎么这次还是考不好?哥哥小一时就是班上前三名了耶。」「子容,你太皮了!哥哥以前跟你现在一样大的时候,都不会这样惹mama生气……」 从他四、五岁时就每天听着父母叨念这些话。他确实比哥哥更坐不住,也不大受控。倘若刚好是阿姨也在的场合,她便会出来解围:「每个孩子个性不一样嘛!子容也有他可爱的地方啊。」 老实说,他生性随便,在七岁以前,并不是很在意这些。但就在他被过继之后,他才骤然意识到:或许对父母而言,他和哥哥比起来,相对是个不那么重要、那么讨人喜欢的孩子;因此被送养的才会是他,而不是哥哥。 尤其在他过继给阿姨的一年以后,母亲刚好又生了一个弟弟。 他越来越少见到母亲。即使见到了,她的注意力也总是在襁褓中的婴儿身上。 他小学时成绩非常不出色,和哥哥比起来简直天差地远;但在班上却是数一数二聒噪的孩子。每当学校老师得知他和哥哥的血缘关係时,总是流露出一种无法置信的眼神。这种眼神让他不太舒服,但骨子里的反叛性格作祟,越是如此,他便越是继续做自己。 「到底是资质问题,还是家长不会教啊?明明都是同一家工厂出產的孩子……」不只老师,在某次的家族聚餐,一位舅舅也扯着嗓门对其他亲戚这么说,浑然不觉此时阿姨才刚带着杨子容踏进餐厅大门。 那天夜晚,他经过阿姨掩上的房门时,确定听见了里面传出幽微的啜泣声。 阿姨从来不曾亲口对他要求些什么,但从此之后他却拚了命似的开始发愤苦读。他资质原本不差,加紧认真一段时间后,成绩已渐渐超越其他同学,即使未名列前茅,也算达到中上等级。 哥哥考大学的时候,不负眾望地申请到了英国名校,便出国深造去了;两年后轮到杨子容,儘管没有出国留学、没有考取第一志愿,仍进了与惠风同等级的国立大学工商管理系──和他从高中时就是莫逆之交的白鸿砚同一间学校。 白鸿砚比他年长一届。当杨子容进入高中就读时,就已经听闻高二有这么一号鼎鼎有名的人物。这么说一点都不夸张。几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