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45节 (第1/2页)
得,我去。 尤浑归来,脑门上布满了秘密的汗水,战战兢兢道:“传言说……年初的天雷,还有近月的大旱,都是天降之灾,是因为……因为朝廷不敬天,妄图逆天改命的缘故。” 尤浑已经很委婉了,朝廷又不是人,哪能敬谁? 分明另有所指。 这意思就是当今纣王的天命之论惹了天怒,才引来了天雷大旱。 这种流言,从古至今都有极大的杀伤力。 商容都不敢提,是因为大旱早在成汤先祖时,就险些铸成大错。 成汤立国后,大商遭到旱灾。 这场旱灾十分严重,各种记载或说五年、或说七年,总之非常要命,成汤想尽了各种办法,然而灾害历时太久,终究是熬不下去。 这个时候太史通过占卜来祈求上天启示,原来需要用活人做祭品,这样上天才会怜悯商国。 人牲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的苗头。 成汤采纳了太史的意见,用人做祭品,但人牲却是他自己,他将自己修治打扮了一番,当着天下百姓的面前,历数自己莫须有的过失,表达想要代替天下人受过的意愿。 后来下雨了。 但成汤是被逼上祭坛的,因为他赌不起,已经连年干旱,如果人祭之后还是没有下雨,绝对民怨沸腾、揭竿而起,殷商一世而亡。 可想而知,现在灌江口百姓是怎么看待纣王的。 流言无法平息,除非立即下一场雨。 子受开演,痛心疾首道:“荒谬!天气变化乃自然之道,事在人为,岂有天谴之理?” “若是依赖上天便可风调雨顺,要尔等处理政事的大臣又有何用?若是因为孤之言而遭天谴,为何又要将一切灾厄降之于百姓?如果天命如此不辨是非,降罪于无辜百姓,百姓又为何要敬之?” 演技不错,那几分痛心,实是真切之至。 一旁听到此话的大臣们,也顾不得困乏,连忙告罪:“臣等万死!” 子受露出一个看似勉强的笑容:“尔等与这庶民百姓一样,有何罪?若有罪过,孤一人承担便是!” “孤当效仿成汤先祖,立坛祭之!” 妙啊! 天庭因为杨戬而降罪,怎么可能因为自己的祭祀而停止? 仙家修士们当然能强行降下甘霖,可这是天帝的意思。 闻仲可能为了大商社稷冒险降雨,截教弟子的身份也够格,不至于遭罪。 可子受很清楚,闻仲专业不对口,他不会降雨。 不然演义里被通天神火柱烧死前,肯定会降雨最后挣扎一番。 至于其他山野散修,就更没胆子了! …… 第58章 鸡啄完米,狗舔完面,火烧断锁 这…… 大臣们没理由拒绝。 效仿先王降雨,是极好的。 梅伯也是宗室成员,不过与纣王的血缘已经相当远了,大概是刘协与刘备的关系,心情好喊声王叔,心情差那就对不起,你是哪个山沟里来的亲戚? 不过梅伯从来都不是凭出身的,他有能力,直言善谏,靠着个人能力一直做到了上大夫。 这么个有能力的人物,自然想到了纣王想以天命之论来以王权对抗神权,可他更知道,这一步迈太大了。 所以他一直对天命之论不满,数次上谏,虽然纣王从未纳谏,但他自我感觉良好,这不就改变了吗? 先是凤凰山祭祖,再是祭祀求雨,这都是纣王释放的善意信号。 天命还是那个不可逆的天命。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雨,真能求来嘛? 难道…… 梅伯看向了老成持重的闻仲。 闻太师通晓仙家道术,也许真有办法。 找了一处宅邸住下后,闻仲前来拜见。 子受见闻仲来了,道:“闻太师,你看,这灌江口连日大旱,已经成灾,孤为此忧心忡忡,不惜亲自为他们祭祀,可竟然还有宵小造谣,真是失望啊。” “大王……”闻仲面色复杂:“不知大王有何降雨之法?” “降雨之法?”子受笑吟吟道:“先祖成汤登坛祭祀,便降下甘霖,这不就够了吗?还需要什么法?” 闻仲急道:“老臣懂些道术,却不晓降雨之法,大王如此郑重祭祀,若是祈不来雨,可会惹得民怨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