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十年代嫁屠户 第82节 (第2/3页)
姚成田和姚父姚母也来了,姚成才这次没来,听说陈玉最近在家里同姚母吵了几次,如今跑回娘家住着了。 关于陈玉夫妻俩的消息,姚晴天和高兰妹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往心里去,她们如今忙得很,有各自的前程要奔,哪里顾得上为那些不值得的人费心神。 姚母最近同大儿媳吵多了,也烦她了,不至于为着大儿媳再同已经生分了的二儿媳理论。 今天是赵军、姚晴天新房上楼板的大日子,其他扫兴的事都不提,大伙一起鼓足干劲,吆喝着忙得热火朝天。 最忙的时候,高兰妹和姚母等妇人也都到前面和泥、挑沙子、碎石头去了,姚晴天带着万燕红和高兰妹家三个孩子在准备饭菜。 这上楼板有讲究的,说要一气呵成,得全部安好才停工吃饭,而石匠给出的大致完工时间在下午一点半,所以姚晴天和万燕红得掌控好时间,饭做太早了也不行。 第75章 落成大喜 赵军他们盖的这个房子在阳湾乡乃至阳湾镇都是首屈一指的。 阳湾镇上是有两层、三层的楼房,但是那都是公家的或者说是集体的,私人住宅,就是像花园饭店许老板那样的万元户也没有盖这么大手笔成排的楼房。 不管赵军和姚晴天从哪里来的,以后就是他们阳湾乡的人,这房子也成为了阳湾乡的标志,何况自从两人包下阳湾乡的山头,他们不止当年每家每户分到了一笔不少的承包费,接下来一年,更有大部分村民从养殖场挣到或多或少的工钱。 对于阳湾乡人来说,这个养殖场不仅仅是赵军和姚晴天的,也是他们大家发家致富的场所,所以平常都非常自觉地维护养殖场周围环境以及运行。 养殖场里看护的还是阳湾乡几位受人尊敬的老人,他们就算真想去山上摘点野果子、拾点柴禾都会先同几个老人打过招呼。 而山脚下围了大面积篱笆从没有被人为破坏过,家中有皮孩子的都会被家长告诫,不许到这边捣乱。 而像今天楼房上楼板的大日子,虽然农民要忙于春耕,阳湾乡大多数家庭还是抽出一个主劳力来这边帮工,离得近的还拉了桌子、板凳来。 因为大伙都知道,今日,主人家肯定会烧一桌好菜招待干活的人。 果然,早些赶过来的人把桌子、条凳拉到土灶边上的空地时看见一筐筐的鸡、鸭、鹅、rou,摆的整整齐齐的,鸡鸭鹅都处理干净,就等下锅烧呢。 今日天公也作美,万里无云。 春光明媚,温度适宜。 几百号人,分成四五拨,忙而不乱,六人一小组喊着号子一块一块楼板往上抬。 五六百斤重一块的楼板,两联排超大面积的房屋,加起来至少四五百块楼板,全靠人力肩膀扛,一块块抬上楼梯,安放妥当。 现成的楼板安放妥当后,还要在楼板面上摆上搭制好的钢筋框架,浇筑一层稍薄的水泥、沙子、碎石子搅拌而成的混凝土。 那混凝土也全是人工用铁锹,一铁锹一铁锹混合均匀,再一担担挑上楼,倒在楼板上摊平。 正午时分,楼上的活接近尾声,去前面帮忙的妇人都退下来到大锅灶台这里帮忙烧菜了,附近村里一些妇女、孩童也陆陆续续往这里赶过来。 如果是在自己村里盖房子,来帮忙的都是亲朋好友,上瓦封顶之时,也是一家老少都来吃饭。 在阳湾乡,算请的短工,给工钱的,但是赵军和姚晴天都不是小气的人,这样大喜的日子,请短工的时候就喊了他们家中老人、孩子到时来凑个热闹。 饭菜准备得非常充足,露天的四口大锅早就炖煮上各种荤菜,各个小炉子也都引燃来了,姚晴天看时间差不多了,迅速把各种活派下去,等她都安排好,赵军过来接她了。 前面已经完工,楼房的一层楼的楼板安置妥当了。 赵军牵着姚晴天走过来,扶着她上楼。 站在一层楼楼板上,可以看到周边的楼面,楼面浇灌的混凝土还没有干,大家在楼板上搭放了一些木板,赵军扶着姚晴天踏上木板,走往楼边。 不到最边上,赵军停了下来,轻轻拍了拍姚晴天的肩膀,交代了两句,他自己独自再往边上走两步。 此时薛青松和杨顺等几位也登上边上楼面,同时摊开准备好的鞭炮,一头系挂在长长的竹竿上,另一头点燃,推出去,顿时,鞭炮齐鸣,炸得附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