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女扮男装后我位极人臣 第29节 (第2/3页)
色棉鞋,模样朴素。除了眼中的神色与普通田间丈人不同外,其余再看不出两样了。 他凝视着这些飞鱼服消失在视野之中,良久,突然咳嗽了几声,手掌里满是红得发黑的血。他毫不在意地将这些血迹擦拭而去,动作看着熟练却令人心痛。 他转身回到了院内,屋内还亮着一盏油灯,里面的油层已经几近耗尽,干涸在灯壁之上。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尚能饭否? 陆有之关上大门,卡上门闩,拄着拐杖,步伐很慢但却又坚定。 他回到书房,费着劲移开了书架,汗水浸湿了他的褐衣。一处已经布满灰尘的暗格漏了出来。他面色沉重地从里面拿出了一封信函,即使历经多年,这信纸却依旧完好如初,丝毫未曾腐烂,连上面的字迹都一清二楚。 陆有之把这封信塞到了胸襟内,缓缓地叹了一口气。 明日起程,那便回京吧。流年似水,他已经离京十年之久了吧。如今竟已是太兴元年了。 京郊的小船在湖面之上飘摇,湖面上的几枚枫叶随着浪波在船的周围慢慢绕着圈,不紧不慢,不快不缓。 徐令孺的动作打翻了桌上的酒,那液体顺着他指节修长的手背下滑,上面的筋络微微凸起,他拿出一张帕子慢条斯理地擦拭起双手来。 一言不发,模样竟有些病态。 他心里担子太重了,徐令孺哑着笑出声。今日带闻瑎来此,这湖上除他这艘船之外空寂无影。不必怕隔墙有耳,甚至他可以逼问胁迫面前这人吐出他想知之事。 可,他竟然如此踌躇不前。 自那日发现父亲书房的那封与匈奴的信件之后,他整日难眠,徐家书房重地,唯有父亲一人可入内,若不是那日他提前在那处等待,也不会发觉那信,也不会因知晓这事,寝食难安。 他的父亲是否有通敌卖国之嫌,那位离京多年的陆大人是否真的掌握了什么不得了的证据。 徐令孺浑身发冷,面色愈发清冷。修长的手指死死篡紧,骨节那处泛着冷白。 屈子《国殇》言: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国未破,家未亡。他活了二十年,忠君爱国之思早已融入血脉。国不国,父不父,子不子。以孝为先,还是忠孝两难全。 闻瑎的手指轻扣了一下桌面,船内光线昏暗,她几乎无法辨别对面那人的神情 “徐兄,你到底要问我何事?若你实在不知,可否在下先来问你。” 闻瑎的声音不高,但吐字却极为清晰,语气未失礼数,但却句句如刀,丝毫不留情面,“徐兄身为阁老之子,本就天骄。何苦非得与在下相交,莫言欣赏之意。若徐兄真心相待,在下岂会感受不到。” “朝中局势复杂,风谲云诡。徐阁老身为青林党之首,说一句权势滔天并不为过。可即便如此,却依旧命徐兄你来与我交好,目的为何?徐兄言辞直指在下老师,可老师离京多年,即使再被起任,其势也不可能比过徐家。” 她不急不躁地继续道,音色淡漠:“莫非老师手上有什么东西?而你们又觉得他会告知于我。” 徐令孺嘶哑的声音响起,却只道:“我哪里虚言,又何未有真心?” 闻瑎似乎被逗乐了,声如冷玉:“徐兄说笑了。” 湖畔夜色正好,但已是深秋的夜却不是游船赏景的好时候。 徐令孺拿起玉哨轻吹,噗通跳水之声,约莫一刻钟,黑衣的船夫踏上船板,船桨划过,船进岸了。 李镇抚使本想着快马加鞭赶回京内。但却没想到陆有之的身体是如此之糟,无奈之下一封书信急送至谢郁手上。 信鸽不日返回,御笔四字:身体为重。 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