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261节 (第2/2页)
” 众人都心绪激动。 高旗城那么几大万的兵马归顺郡王,原本的将官又都被抓了,自然是有很多官位空缺的。 都是聪明人,大家岂能不明白郡王这话里的未竟之意。机会就在眼前,当然要好好抓住才是。 末了,李洵又吩咐伍汲,派人协助他们,把起义的高旗守军伤亡统计出来,死者都追封为烈士,伤者也要好生照料。一应待遇都比照他麾下现存的正规军来。 待统计完成,李洵又照例在高旗开了一场奖赏抚恤大会。 先是抚恤阵亡的士兵。 他们的家眷都将得到三十贯的阵亡抚恤,老有所养,幼有所依。 这样的政策让台下所有的士兵,内心都充满安全感。 只要为慎郡王而战,不管是死是伤,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紧接着,那些在兵变中表现英勇的士兵们被叫到台前接受表彰,他们里有不少人升任了队长或者都头,捧着丰厚的钱财下台,组织了这场起义的卫钧,更是一跃从一个小小的队长升任为代管万人的将军,那些在起义中活跃的领头者们,也都成了营指挥使。 热烈的气氛让全场所有士兵都心潮澎湃。 不仅受表彰者为自己的勇敢深感骄傲,下定决心以后要更加勇敢一往无前,其余士兵也备受鼓舞。 先前的镇西军没有什么仗可打,自然也不会有犒赏和如此大幅度的升迁。 可如今他们归顺了慎郡王,亲眼看到了敢拼敢杀能得到的荣耀与财富,浑身的劲儿都被激发起来了。 李洵趁热打铁鼓舞他们: “不管你们以前如何,但从今往后,只要忠心追随本王,就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穷困潦倒。不仅如此,本王还会精心训练你们,赋予你们立功的机会和能力,让你们发家致富甚至光宗耀祖,你们可敢拼敢杀?” “敢!” “敢!” “敢!” 数万士兵群情激昂。 李洵满意道: “很好,大家都很有志气!” “从初六开始,本王会对你们进行严苛的训练,教授你们在战场上杀敌自保的本事。在这之前,大家可以每人去营中领两百钱,五斤粮食与两斤羊rou,回去与家人好好团聚,这是本王补给你们的春节!” 这话让士兵们集体欢呼起来,想到拿回这些东西,家里人会有多高兴,他们心中就雀跃不已。 果然慎郡王才是宽和待下的主君,比朝廷的狗官强百倍,这以后的日子终于有盼头了! 高旗主营的士兵们,领着丰厚的年礼回了家,将归顺慎郡王的喜悦带向了全城。 李洵发出去很多东西和银钱,却并不心疼。 因为除了带去的羊全杀了,粮食和钱都是军营里现有的。 嘉佑帝其实很重视西疆的十几万大军,给了不少的粮食布匹与兵器,如今都还存在仓库里。 据李洵对军需官的初步审讯,杨朔父子一直都伙同下面的将官贪墨军需,军中的粮食有三分之一都会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卖给大启东边的郡县高价换钱,李洵军中以前初到肃城时期采购的粮食,甚至都有很大一部分是镇西军的军需。 粮食如此,军饷更是要雁过拔毛,算上吃空饷的那部分,他们基本上要昧下一半的军饷。 今年的粮食还没来得及卖,连带着他们往日昧下的钱财,自然都一分不少地落入了李洵的国库里。 有了这些,李洵要多养十万左右的军队压力就小多了。 等开春时土地一分,百姓们参与种地的积极性更高,到了秋天,高旗便可自给自足。 接下来几天,李洵又陆续拿下高旗南边的几个县城。 也没费什么功夫,直接挟持着杨朔这个大将军,就顺顺当当地进了城。 正月十五之前,整个镇西军十几万军队便全部收编麾下。 至此,他麾下便有了四十万大军,在人数上,总算不再像以前一样捉襟见肘了。 趁着北边的沙国还没有动静,他开始抓紧时间练兵。 镇西军这十来万人,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应战能力,都要好好培养一段时间才能派得上用场。 他知道,留给他的时间不多。 一边练兵,一边组织肃城那边的人手,继续往北疆运输军需。 * 正月二十二,高旗兵变之事才传入了京中。 这不能怪探子们手脚慢,而是高旗兵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高旗城都是戒严状态,一般人完全出不去。 嘉佑帝的探子反倒不如在当地有商行的杨家人有手段,杨家比嘉佑帝先一步收到消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