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靠吃瓜在年代文暴富 第3节 (第2/3页)
被棉花都结团打结了,去到北方实在是不保暖。过去的几年里,原主的份额布票棉花票她都没用过,这会儿正好一次性找补回来了。 收了棉被,江又桃又想起了江安国房间里挂着的那几件新棉袄,她溜溜达达的走进去,收了一件棉袄以及两身新做的衣裳进系统背包里。 李秀琴娘家侄女月底就要嫁人了,嫁的人家条件不错,李秀琴就决定溜须一下,不仅给做了两身新衣裳,还做了一件棉袄,为这江家宝还跟她吵了一架。 现在都便宜江又桃了。 收好衣裳以后她想了又想,去桌子上拿了一支能写字的钢笔,把她拿走了原主mama抚恤金的事儿写在纸上放回破棉袄的手帕里。 一边放她还一边哼歌,她都能预见江安国李秀琴见到这张纸条时的模样了,恐怕得气中风吧! 江又桃美滋滋去厨房,厨房的门开着,她走进去打开锁着米面的橱柜,手腕一晃,就把橱柜里锁着的东西都收紧系统背包,看着时间不早了,才往厂外走。 一路上遇上不少人,江又桃都说自己是去找李秀琴,实际上她要去原主外公外婆家。 外婆家在浦东,在这个年代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俗语。在如今,相比繁华的浦西,浦东算是乡下地方。 江又桃在厂门口坐上有轨电车,又到轮渡站坐船前往浦东。 渡轮上人很多,大家或坐或站或扶着车子,互相之间并不认识,但只要有一个人起一个头,就能用江又桃听着陌生又熟悉的方言聊得热火朝天。 江又桃扶着栏杆往两边远眺,浦西房屋密集,高楼林立,浦东则是一片接着一片的农田矮舍。 在改革开放以前,农转非是很困难的,原主的mama应月霞能得到去浦西罐头厂工作的机会,委实来之不易。所以,她进厂后十分努力,年年都获得劳模称号,没两年就成了小组长。 那个时候的江安国还只是一个刚进厂的普通工人。 在跟应月霞结婚以后,江安国借着妻子的帮助也慢慢坐到组长位置。可他能力平庸,在小组长这个位置待了六年都没升职希望,反倒应月霞一步步高升,成了他的顶头上司的上司。 在应月霞殉职后,一直没挪动过的职位竟然连升两阶,成了车间主任,那是厂里给家属的补偿,江安国成了最大受益者。 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全都一一验证在江安国身上了。 靠着妻子走到如今的社会地位,却又不善待对方留下来的唯一骨血,哪怕原主身上流着他一半的血。 但没关系,革委会里走一遭,不是也得扒层皮下来,彭主任确实讲道理没错,打他的手下可不讲道理。 江安国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还好,要是在这些年他真的做了啥违法乱纪的事儿,恐怕连保住车间主任的位置都难。 想到这儿,江又桃略微解了点气,也算完成原主心愿之一。 轮船停了,江又桃收回思绪,随着人群走出轮渡口。 轮渡口门口就有一些骑三轮送货拉人的车子,江又桃看了一眼,在附近找了个无人的隐蔽巷子,把空间里原主mama的嫁妆从系统背包里放了出来,然后快步走到其中一辆三轮车跟前说明情况。 三轮车师傅跟着江又桃去看了货后又找来两辆三轮车,谈好价格,江又桃坐在其中一辆上跟着他们往原主外婆家所在的村子走。 原主外婆家离轮渡站不近,走路得花四十分钟,坐拉了货物的三轮车用了半个小时,泥土路并不好走,坑坑洼洼的,在门口卸了货,给了运费,三轮车师傅结伴走远,江又桃才走进原主外婆家的院子。 跟住房面积紧张的浦西相比,浦东地区的自建民房要大得多,独门独户带大院子,院里开辟了个小菜园,种了点时兴的蔬菜。 院子的水井边,郝菊香正在在洗衣服,察觉到有人到来,她抬起头看了一眼,然后刷地一下就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三寸金莲极快地挪到江又桃跟前,爱怜又高兴还带着一丝不确定:“又桃?是又桃来啦?” 原主残余的情绪让江又桃眼睛一酸,她大步上前拉住老太太干瘦的手:“是我,是我。阿婆,我来看看您,您老最近还好吗?” “好好好,身体硬朗得很呢,能吃能睡的。”郝菊香高兴极了,她拉着江又桃的手进了屋里,又忙着给江又桃冲糖水。 在这个缺糖少油的年代,老太太对外孙女的爱意表达就是一杯齁甜齁甜的糖水。 江又桃是个孤儿,从来没有体会过来自长辈沉甸甸的爱意,她忍着甜把糖水都喝了。 郝菊香坐在边上,满脸慈爱地拉着江又桃的手问:“没吃饭吧?一会儿留下来吃饭,阿婆给你做好吃的。” 在江安国日复一日的pua下,原主极少上外婆家来,有时候一年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