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力能扛鼎 第161节 (第2/3页)
囊,厚厚实实的。 “老奴去给大人们通传?” 二位阁臣在门口盘旋了半个时辰,也没敢进去,悄声将草拟好的奏折交给道己公公,放到皇帝案头上,等皇上用过午饭了,再提这茬。 于是东宫那头先做了批复。太子对着案牍沉思片刻,将罪名整行抹去,改成了“妖狐教结社敛财”。 惑世诬民,意为祸害国家,欺蒙百姓,这是乱世之象。这词用得太大了,用在一个小小的新教上头,会叫京城人心惶惶的,不合适。 太子吩咐:“让搜查的官兵都警醒些,只搜所有瓦子和街面商家,不许擅闯民宅——异国传教士抓起来扔天牢去,新入教的百姓不必下狱,这些百姓刚被吸纳进去,一时受了蒙骗,要叫他们迷途知返。” 京兆府来传话的是个少尹,一听这话就傻眼了。 “这些人疯疯癫癫,嚎了一宿了,非说自己有罪孽在身,怕死了以后下地狱,只有好好供那狐狸精才能洗罪……这还怎么迷途知返?” “迂脑壳!”徐先生乐了。 “这是毒劲还没过去呢——你将这些刁民全部聚集到讲经坛,请护国寺住持派高僧下山讲经!让他们瞧瞧正儿八经的高僧是什么样,听听真佛修的又是什么道。” “实在鬼迷心窍的,判个三五年,扔进劳役城垦地去,省得祸祸家人。” 少尹提笔速记,赶回去报给大人了。 京兆府尹会来事儿,立刻领会了精神。 他着人绘出那狐狸佛的画像,印刷足量后,满大街贴了告示,还发挥文吏专长,配了几个白狐吃人、剥皮、剜心的鬼故事,连字带画地贴满了京城的告示栏,说得要多邪乎有多邪乎。 另外设置了丰厚的赏银,督促百姓揭发纠举。 坊间百姓风气大振,揪着周围街坊邻居信奉狐狸佛的,全扭送到了官府去,当天就送进去几十个。 南市大肆抓捕妖教教众的时候,慈宁宫里安静一片。 太后昨儿前晌醒的,一整天了,饭没用几口,唤了两个侍佛的沙弥尼在她寝殿里念佛经,老太太没梳洗,昏昏沉沉坐着听经。 张院使每隔两个时辰来请一回脉,摸着太后的脉相已经大安了,恭恭敬敬退出去,与食医商量着,敲定了几样清粥小菜。 一转头,他忧心忡忡地往侧殿去了。 侧殿住着含山长公主,在慈宁宫留宿两夜了。 自打中毒香之后,长公主陆续醒了几回,可总也醒不清明,总是睁眼瞧瞧人,就又昏睡过去。太医从脉相里摸不着危相,把人扶起来,吃的喝的也能喂进去,可人就是醒不透,这毒对她的影响似乎特别大。 长公主这儿,从不用小丫鬟伺候,寝殿里只留了几个年纪不轻的嬷嬷。 张院使带着医女望闻问切了一通,善若和乐霁女官温声回着话。 院使心里嘀咕:到底是修佛之人呢,心性平和,公主没醒,这二位女官竟不怪罪他们,也不冷脸叱骂叫太医们难堪,和和气气的“好,知道了,劳累大人了”。 那态度好的,仿佛对这毒香一点也不怵。 张院使一整天没合眼,宫里头四处传唤,各宫娘娘们谁不是着急忙慌的,怕这毒留下什么病根,但凡有点头疼脑热,身旁女官咋呼得恨不得扒了太医的皮。 只有长公主这儿,成了难得的清净地。 善若女官打发走他们,轻手轻脚地进了内室。 看公主蜷在床尾,手脚又在痉挛着,善若赶忙坐在脚榻上,给公主搓揉手脚。 她算了算时辰,轻轻唤道:“公主,公主该醒了。” 善若年幼入宫,从一个影卫做到三品女官,陪着长公主二十来年,主仆二人熟络如闺友。 她这呼唤的声音,破开无数旧事,反倒拉扯着长公主陷入更深的梦境里去。 梦里许多人唤她“公主——公主——”,好像她生下来就叫这名儿似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