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户女养家记 第36节 (第2/3页)
们这次回去七八天,柳家村村外祖家对他们带回那么多银子是什么反应,单看他们回来又拿毛驴驮了大包小包回来,就知道柳大舅对她们是一如既往的照顾。 当然,这一次,也多带了两个劳动力过来。 只是,跟上两次不同,这次来的,不是表哥表弟,而是舅母表妹。 舅母是二舅母,柳迟柳风的母亲。 表妹叫柳云,才十一岁,是柳河的meimei。 这次柳迟他们带了那么多货物跟银子回去,轰动了整个柳家。 盯着那一锭锭的银锭子,柳大舅跟一干长辈出离震惊,对他们怎么在短时间内赚那么多钱银,问起来跟公堂上黄县令审犯人一般,边边角角都问得清清楚楚,然后直夸柳氏养了个好女儿,外甥女是个聪慧的。 再听他们询问以后能不能都跟着姑母家继续干下去,他们大伙儿都愿意。 家里就这个问题研究了好几天。 最后的决定是,既然他们愿意,三妹家又肯继续带着他们捞钱,那就继续干吧。 土里刨食哪里能一下挣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 农户比商户地位高,也就得个好听罢了,真吃不上饭的时候,自有百姓抢着做商户。 再说,柳迟他们的户籍不也在柳家村么?拿回来的银子多置办几亩地挂在他们名儿下,活计照做,保住农户这名分就成了。 至于说农忙时忙不过来,柳家还有两房长辈在呢,他们雇人来干就是了。 就此定下了往后表兄弟们跟着陈念莞大胆干,放心干的基调,可谓是陈念莞说干啥就干啥,说是啥,就是啥,指东不敢往西,让日后的陈念莞不由得要叹一句,好一群用着顺手的打工人! 到柳迟他们要来抚宁县继续上工时,家里头就有意见了。 跟柳迟柳河一般年纪的也想来做活,便连小舅舅也想来,他们带到姑母家的驴子可都能赚钱了,这燕来巷姑母家就是个金窝窝,谁来谁得银子,可不得争着来? 可考虑到一来那燕来巷已经住那么多人了,去的都是年轻的儿郎,可都是汉子,再去几个汉子大概是没地儿住了,也不方便,二来,三妹家让他们柳家赚那么多银子,不能给他们添麻烦,那柳水跟柳叶屁大点的孩子就是去添乱,得换两个能干的,才能对得起三妹给开的那份工钱,商量过后,觉得最好别派儿郎过去了,就让二舅母跟柳云过来了。 陈念莞一听这提议,就知道柳大舅这家果然没当错。 可不是嘛,家里头都是郎君们,那东厢正改造咧,没多的厢房给郎君们住了,来的是姑娘就好了,柳氏住的厢房旁有一间耳房可以住人,她住的次厢房也有一间耳房可以住人,当然是女性优先。 而且,那郎君们光顾着开工干活,别的浆洗针线等杂活全让柳氏跟她做也干不来,平日里头都是自个负责做的,自然是做得马马虎虎的,二舅母跟柳云一来,显而易见地能减轻大伙儿的负担。 至于说少了两个烧柴火的,就是二舅母跟柳叶届时没空,嘿,简单,这不是还有萱萱吗? 合格的打工人要从小培养艰苦能干的意识,柳叶能干的事,萱萱也能干,她前儿还埋怨卖腊味柳叶都分了那么多银子她却没有。 想要银子,简单,以劳代酬啊! 这事就这么解决了。 只是到安置的时候,那何叔将两套碌架床打造好,让陈念莞随时可以去取,验货的时候大伙一看就喜欢上了,原本柳云是安排跟二舅母住?????柳氏那一厢的耳房的,一看就要睡这样的床,于是陈念莞当场就收拾好耳房,把第一张碌架床跟配套的柜子搬到里头,添了厚厚的铺盖就马上能住人了。 二舅母住下铺,柳云住上铺。 至于柳迟表哥表弟们,只好委屈再挤两天,等何叔打造好第三张碌架床再分铺睡。 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