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_思归 第1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思归 第10节 (第3/3页)

下人指责他苛待先帝遗孤。”李思归静默片刻,又道:“找人将今日之事传到京中各个坊间,他越是恐惧什么,便越要让他面对这些。”

    “这流言一起,万一被人联系到恒安王府?”

    李思归转过身来,“那就只有用一场更大的风雨来掩盖这一切了。”

    宫中,云翎许是被宫宴上其他几位公主的话刺激了,回宫之后一直把自己关在屋里,任嘉禾怎么劝都不肯出来,嘉禾无奈,正要回转,房门却打开了,云翎脸上还挂着泪痕,从她身旁跑过去,嘉禾连忙追过去,可她跑的太快,竟不知去往何处。

    其他宫人怕她出事,忙问询于嘉禾,嘉禾安排道:“你们分开去找,已经有些晚了,切莫打扰了她人,更不要将此事泄露出去,以免有损公主声誉。我去皇后宫中看看。”

    谁知皇后竟然摒退左右,嘉禾毫无阻碍地走到殿门口,恰巧听到皇后和李翃母子在交谈。

    嘉禾刚要走,便听见皇后提起了自己的名字,“你和萧嘉禾的婚事还好是定下了,不然恐怕徐贵妃那贱人会更得意。”

    李翃声音十分疲惫,“母后,你看不惯徐贵妃母子,儿臣理解。可又何必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难李思归呢?他只是先帝的遗子,并无什么实力与儿臣相争。”

    皇后对他这番话十分不满,“翃儿,你要记住,不管母后做什么,都是为了你打算。他是先帝的遗子不假,可正因为如此,母后才不得不针对于他啊!他是先帝嫡出,你是陛下嫡子,你们都有嫡子之名。当年他之所以没有登上帝位,是因为他尚在襁褓之中,而你父皇又被人推举。母后是怕,万一有人扶持他,这帝位他便会名正言顺的取而代之。更何况……”

    李翃追问道:“更何况什么?”

    高皇后却是不准备接着说下去,“有些事你没必要知道。”

    李翃疑道:“母后,今日宫宴上,那出烛光斧影,究竟是不是真的?”

    高皇后却是斥道:“你这孩子,怎么会信这等荒谬之事,你父皇的皇位当然来的名正言顺。今日之事同徐贵妃母子脱不了干系!”

    李翃却是真心劝道:“母后若是真心为我好,便不要再四处敌对他们了,太子之位,儿臣自己会争取,父皇如今对母后您不满,还是莫要再……”

    高皇后叹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可我又如何能放手!倒是崔赟,也不知他对你到底是什么态度,这个人太过刚正,我只怕你即便娶了他甥女,他也未必会站出来帮你。”

    嘉禾闻言心中一紧,手指紧紧攥在一起,却想听李翃会怎么说。

    李翃却突然站起身道:“母后,儿臣娶嘉禾绝不是为了崔将军的势力,儿臣心悦她,只愿与她长相厮守,母后也切莫再说这等话,若是被嘉禾听去了,对儿臣生出误会之心,纵然得了这天下,儿臣心中也不会真的快活。”

    高皇后摇头看着他,“你现在说这些话只不过是年少无知罢了,哪个皇帝不是三宫六院,你还是莫要痴傻了。”

    李翃却坚称,“母后平日里不是最厌恶父皇身边的那些宫妃,您是女子,嘉禾也是女子,您因这三宫六院受尽多少委屈,将心比心,儿臣也不想嘉禾受这样的委屈。”

    “你是我的儿子,这怎能一样?”

    李翃却笑了,“都是一样的,凡事皆有例外,儿臣也相信后世的帝王也会有人像儿臣这样,只愿得一人心,相扶到老。”

    嘉禾这些日的惶然和不安在一刻终于消散了,男女之间当面的海誓山盟固然动听,可却不值得全然相信,这样的夜晚,听到李翃在他母亲面前对自己诉衷情,她已经释然了。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也是有人坚持不要三宫六院的,明代那位皇帝朱佑樘就是一夫一妻。

    第15章 庶人

    皇后和睿王双双禁足之事在京城中传的沸沸扬扬,再加上皇帝如今格外看重二皇子,不少人都猜测,也许最后会是二皇子继承皇位。

    崔氏听闻这些也有些担忧,二皇子与睿王之间势同水火,若最后真的是二皇子掌权得了天下,她们倒还好说,只怕嘉禾跟着睿王会吃不少苦头,她每每拿这些事说与崔赟听,崔赟只安抚道:朝堂上的事她莫要cao心,只在府中过自己的日子便好。

    这几日不知是天气渐热,还是嘉禾心思太重,每日送来的饭菜都用的不多,人也愈发清减了。

    崔氏看在眼里,便每日都来陪她坐坐说些话,盼着她能开心一些,嘉禾道:“舅母不必为我担心,我还好。”

    崔氏却不信她,“你这孩子总会说些让人宽心的话,可有什么事都自己憋在心里,长此以往,还不是憋出病来。”

    “我一个闺阁中的姑娘家,再大的心思又能有多大,总是比不得舅父为国事cao心的多。”

    崔氏道:“睿王那里,这些日子你们可还有往来?”

    嘉禾怅然道: “皇上只说禁足,倒也没有说不许书信往来,只不过也只有这些了,他回信说一切都好,让我千万顾念自身,不要为他担忧。”

    鑫儿突然走了过来,“夫人,小姐,公主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