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土地里[1950] 第16节 (第2/2页)
资产负债整理了出来。 平安此时在维修厂里的机器,之前城里人心惶惶,人们也不理智,厂里有些设备被砸坏了。 “平安,我出去了。”年英到生产车间门口,对着里面的人喊了一声。 广播站那边其实有想留平安在那边工作,平安拒绝了。 “去吧。” 年英顺着声音望过去,平安正在修一台30马力的柴油机。 她没有回过头看她,表情专注,不急不躁,仿佛生产车间坏掉的机器并不能影响她做事,她只需要把手里头的事情做好。 年英的心也跟着平静了下来,无论接下来是什么困境,她只需要像平安这样静下来,做好手头的事情。 自从粮食进城,很快米行也开始降价,随之而来的是人心稳定,钢铁厂,纺织厂,酒精厂,造纸厂……陆续开工。 年英根据订货单子,准备挨个找过去。 第一个便是钢铁厂。 钢铁厂的负责人听了年英的话以后直摇头,道:“这个情况,我们不可能再赊账当冤大头,你们欠的货单太多了。” 年英也明白对方的考虑,她到底还年轻,还做不来死缠烂打,年英礼貌地离开了。 钢铁厂的负责人看她离开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振兴机械厂的原厂长实在是不是人,把自己的女儿扔在这里收拾烂摊子。 年英接下来找的对象全部都拒绝了她,也有人委婉地建议,让她可以卖掉厂里的所有设备,有可能能够填上一部分亏空。 年英摇了摇头,那些设备如果现在卖了,也是跟卖废铁一个价格,她实在是做不到。 年英看了看名单,只剩下纺织厂了。 之所以把纺织厂留在最后,是因为以前父亲和纺织厂的女老板关系不和,而这一次,父亲跑路前,接了纺织厂老板的单子,又骗了对方的钱。 她觉得对方肯定不会帮忙,于是潜意识把对方放在了最后。 实际上,她在对方办公室看到人的时候,她有些不敢看对方的眼睛,怕从对方眼里看到幸灾乐祸和嘲讽。 反而是对方给她倒了一杯茶,语气温和地道:“这几天不好过吧?” 女老板也就五十来岁,微胖,她并不像她的父亲那样拥有一个商人的外表,她的眼角的皱纹都带着慈祥,整个人非常的亲切。 年英愣了一下,意识到自己以前跟这个人没有接触过,所以先入为主的觉得对方凶。 她这话说得很自然,没有歧视的意思,也没有看笑话的想法,只是在说一个事实。 年英抬起头,道:“这些都是我应该受的。” 女老板笑了:“这关你什么事,又不是你卷钱跑了。” 年英到底不会在外人面前怨自己的父亲,沉默了下来。 “说吧,来找我什么事情?还是说你准备在这儿坐一下午?” “张姨,我不想关闭机械厂。”在这个人面前她觉得自己不要走那些弯弯道道,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就好。 对方听了这话,有些欣赏地看着她,道:“这是好事。” “我自己的力量薄弱,所以想要请几位平城的长辈入资机械厂。” “现在所有人都在重新开工,每个人都很困难,没有这个能力帮你。” 年英明白这一点,也明白对方拒绝了。 “我懂了。谢谢您愿意见我。”年英说着就要告别离开。 女老板叹了一口气,道:“等一下。” 她看着年英,自然也知道这段时间年英为了不关门有多辛苦,她叹了一口气,道:“可惜了,你父亲这一次判断错了。” 年英明白,对方说的是对局势的判断,她父亲不会想到物价这么快就能够稳定下来。 “我不会投资,但是我会给你指一条路。”对方说道。 “您说。” 对方看着这个年轻人,继续说道:“前段时间林业局和西南工业部开了会。我有幸跟去,你知道会议的主题是什么吗?” 年英摇了摇头。 “会议主题是农业水利与排灌机械,新中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今后农业的中心肯定是农业排灌机械和水利工作。” 年英看向她,像是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你父亲这一次选错了,这不是以前那个年代了,这一次粮食运输,你也看到了农民的力量,他们现在有地了。”她意味深长地感叹道。 年英看向了这位长辈,对方目光温和,眼神里带着对世事的洞察,那是她这个年纪没有的东西。 “你回去安抚工人的情绪,你父亲不是这个机械厂的灵魂,工人才是,只要你守住了他们,这个厂就不会倒,你要记住,你现在守着的是平城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机械厂,哪怕是过去,它在农业的地位无法取代,更何况是现在,没有人希望它倒闭。” 她看着年英的眼睛,再一次提醒道:“你要明白,新中国不希望它倒闭。” 年英走了出来,她得到的消息太多了,她接受的教育大多数来自父亲的言行,她对于现在的局势判断也是九死一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