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节 (第2/3页)
怎么死的吗?” 钟宴笙的心口沉沉的,几乎快呼吸不过来:“怎么……死的?” 钟思渡的语气温和:“我平时会去村里老郎中那儿帮忙,偷了一些药。” 他把药涂在好不容易求来的小半只馒头上,乖巧地交给了饿得几乎快丧失理智的农夫。 然后翻出可以用的一丁点东西后,悄无声息走了。 那时候饿死的人太多了,自然不会有人注意。 钟宴笙心慌不已,后背又是发冷,又是冒汗,喉间很哽:“你……” “我走了很远,不知道到了何处,成了乞儿,经常趴到一家私塾外偷听,他教的东西我一遍便记下了,还能举一反三,见我有读书的天赋,他便收养了我,让我为他写诗作词,冠以他的名字。” “后来我偷偷去参加院试,中了案首,遇到了一个人。” 钟思渡与淮安侯夫妇真的太像了,只要是见过淮安侯夫妇的人,都能认出他的身份,何况还有侯府的信物为证。 钟思渡在那个人那里,知道了更多。 得知自己的身世,钟思渡并没有太多的惊喜,更多的是茫然、愤怒、痛恨。 后来他千里迢迢来到京城寻亲,又被安置到了京外的别院中,不能堂堂正正回到侯府,认自己的爹娘,恢复自己的身份。 钟思渡的嗓音轻轻的,带着一如既往的温和:“现在你知道,刚回侯府时,我为什么会那么讨厌你了吗?你的确无辜,可我恨你……有错吗?” 钟宴笙嗓音哽塞,眼眶有些红红:“没有……对不起。” “你不必感到愧疚。”钟思渡嗓音低低的,“我只是……” 只是什么,钟思渡却没再说下去,钟宴笙心里又沉又难受,也不忍心追问。 屋里静默良久,钟思渡才又开了口:“景王殿下还在宫里,我不方便多留。你在宫里,元宵应当也不能共度,母亲煮了汤团,记得吃一点,我先走了。” 他这话前言不搭后语的,钟宴笙还浸在方才沉重的情绪里,突然听到这么两句话,呆呆地抬头顺着他的动作看过去,小声问:“钟思渡,你心里,其实还是很讨厌我吗?” “……或许吧。” 钟思渡披上大氅,推门离开。 外头又下起了雪,细微的落雪声沙沙的,显得宫里愈发死寂。 钟宴笙坐在桌前,良久才端起食盒中略微凉掉的汤团,想吃一口。 抬起碗时,手指却摸到了碗底有什么东西。 钟宴笙把碗抬得高了些,发现是一张叠得四方的纸,被粘在碗底。 是钟思渡偷偷放在碗下的?他方才离开时,还提醒他元宵要吃汤团。 为什么在宫里钟思渡也要这般谨慎,是怕被谁听到? 钟宴笙愣了愣,心脏突然加速起来,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纸取下来,打开一看。 大概是怕在宫卫检查食盒时被发现,上面只写着两句词:“人在一方天地,远信入门先有泪。” 元宵除了要吃汤团外,还有另一个有意思的活动。 钟宴笙盯着那两句话,发了会儿呆,好半晌才脸色微白,手指发着抖,将纸条递到烛焰边,烧掉了这张小纸条。 随即迅速写了两条密信,将卫绫叫了过来,递给卫绫:“一封去往太原,一封去往漠北。” 但是情况比钟宴笙想的要糟糕。 隔日一早,卫绫匆匆敲响了钟宴笙的屋门。 卫绫向来妥帖仔细,也心疼钟宴笙,若非天大的急事,绝不会很早就来叫醒钟宴笙。 钟宴笙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