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舞神_第155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5页 (第2/2页)

高兴地说:等首演之后,我们就可以把论文投出去。白健棠的父亲就是总编,到时候可以沟通一下发表时间,打好配合。

    这样一来,等到《赵姬》演出一个月之后,就可以试着推行踏歌了。

    说到这里,她眼里都是光:踏歌比盘鼓舞的历史更长,古代百姓也都会跳。古典舞一直都在学院里,也该是时候走入民间了。

    第54章

    所谓踏歌, 就是一边踏地,一边唱歌,是古代的一种集体歌舞形式。

    踏歌里面的踏, 就是舞蹈部分。百姓们聚在一起,互相手牵手,或者前后搭着肩膀,围成一个圆圈,或者排成一列,高声歌唱,脚下踩着节拍踏步。

    因此, 踏歌的上身动作并没有很多, 主要变化都是集中在脚下,基本动作是敛肩、含颏、掩臂, 更像是用身体为歌声打节拍。

    也正是因为这样, 比起百戏之一的盘鼓舞,踏歌显然就简单的很多了。

    拿后世的广场舞相比,比在同时代百姓间的流行度,踏歌甚至更胜一筹, 因为在汉唐,百姓中男女老少都会跳、都能跳, 是情绪的一种表达。

    从诗句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中,就能看出踏歌在当时的普及度。这种简单接地气的舞蹈形式, 兴起于汉代,风靡在唐朝, 唐之后渐渐衰落。

    衰落的原因有很多, 汉唐强大开放, 对女性的束缚相对少一点,但唐朝之后随着理学里面对女人的约束,大家闺秀甚至要住在阁楼绣嫁衣,女人甚至连外出都被认为是抛头露面,更别说在外面跳舞了。

    随着等级进一步森严,不止踏歌,其他古代舞蹈大多也都是乐籍人群才会跳的,而乐籍又是贱籍,会跳舞、能跳舞反倒成了贱民的标志。

    现代人培养孩子会选择唱歌、跳舞、书法、弹钢琴等等,而古代大户人家的孩子虽然也有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但这里面并不包含跳舞。

    讽刺的是,乔楚从梦境中看到在21世纪里,学舞蹈却并不便宜,甚至花了钱都不一定能遇上好老师。

    在这个八十年代时期中,华国古典舞别说走进民间了,就是在学院里都还没有统一,论战不止。

    可等到古典舞形成成熟体系时,外国多元文化已经随着改开的程度上升,进入到华国,占据百姓们的视线,古典舞得到的关注已经少得可怜。

    以至于有些明星想要博眼球,根本不懂古典舞,只抄了个造型,随便糊弄几个动作,就自称会古典舞,带歪了一批青少年,甚至当专业的舞蹈演员指出错误时,那些粉丝还去辱骂舞蹈演员。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