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竹秋_柳竹秋 第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柳竹秋 第2节 (第2/3页)

费三百两,银票我也原封不动带来了。”

    他从怀里掏出银票,交给就近的考生领袖,那人不知所措,只好暂时接下。

    温霄寒又说:“事后我听闻有人售卖考题,联系此事,心下颇为疑惑。心想从来《窗稿》都是各式题目只做一篇,严掌柜为何一口气要出五篇同样题目的文章,会不会与卖题的传言有关呢?本想探究一二,但此事已由官府审定为谣传,妄发议论恐惹祸端。我思之再三,索性趁那日宴会时,向在座人等假称写文佐酒,用米汤在这墙壁上录下替严掌柜做的五篇文章,而后静观其变。”

    米汤与粉墙同色,待水分干透,写上去的字便隐匿无踪,用火焰灼烧才会显形。温霄寒此举意在保存证据,设若他写的文章正与考题相符,那当初严掌柜就是在替买到题目的考生找枪手!

    “诸公可记下这些文章,交给官府,假如本次秋闱有考生做的文章与我写的这五篇雷同,那卖题一事便有迹可循了。”

    找到实证,秀才们的胸腔里又填了把火。

    科举是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的唯一机会,大家头悬梁锥刺骨,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只为跃过龙门跻身上流。现在一些懒鳝癞龟借着孔方兄的势力绕过关卡,抢夺功名,优哉游哉跑到东海里逍遥,天理何在?

    他们一致同意报官,恳请温霄寒到堂作证。

    温霄寒爽快应允:“此事不止关乎在场诸公,更关乎本朝国运,温某既有此举,余事自然义不容辞。但现下还有件要紧事急待办理,诸公可先去顺天府出首,再回贡院请求核查乡试考卷,待一切干证到齐,温某定会出面。”

    说罢便要告辞,有人不肯放行,一些跟他打过交道的便劝说:“我们这些在明德书院就学的人都知道,晴云兄是个今之古人,向来一诺千金。我们莫要拦他,等他处理完私事,才好专心帮我们了这桩公案。”

    温霄寒盛名在外,余人不好再疑,恭恭敬敬道别,目送他大步流星地去了。

    这场波澜坐实了乡试漏题一事。

    俗话说书生只知道讲理不懂得利害,秀才们吃了大亏,到顺天府、国子监吵闹不算,甚而聚集到东华门外向至尊请命。禁卫屡屡驱赶不散,很快惊动端居深宫的今上——庆德帝。

    庆德帝登基二十余年,施政宽和,理事勤勉,被誉为“中兴之主”。

    顺天乡试卖题案他之前就已知晓,职司以“刁民造谣”定案,也获得了他的认可。

    现在却发现当真有人事先拿到了考题,并且顺天考场的考官在清查试卷后发现果有五名考生的《五经》科答卷内容与温霄寒在飞花楼写下的文章不差一字。

    不仅漏题事件一下子“铁证如山”,连“刁民造谣”案也翻成了实打实的冤案。

    庆德帝觉得自己像在睡梦中被人用鞋底抽脸,醒来后还浑然不觉地帮行凶者擦鞋,直到看到面颊上的鞋印才反应过来。

    龙颜震怒,即刻御笔批示:“京中发生此等大案,朕羞耻已极,着执事诸司立刻捉拿涉案人等,严审情弊,究出定拟!”

    这是十万火急的钦件,官员们岂敢怠慢,顺天府尹牛敦厚当天便将流香书坊的掌柜严墨秦、黄秀才之父以及五名涉嫌买题的考生逮捕审问。

    七人起初矢口抵赖,等到各自挨了顿毛竹板,逐一品尝了夹棍,拶指的滋味,仍是头铁拒招。

    案情重大,牛敦厚上次监毙“造谣者”,已犯了错诬良人的大罪,眼下蒙圣上开恩以戴罪之身审案,不敢再滥施酷刑,撬不开嫌犯们的嘴,急得如吞爆炭。

    偏偏那最关键的人证温霄寒自前日从飞花楼逸去便不知所踪,当务之急是找到他。

    但此人关系网错综复杂,要大肆搜捕他也很不妥。

    牛敦厚思前想后,决定把这得罪人的差事甩给下属:宛平县县令萧其臻。

    作者有话说:

    写文不易,请大家支持正版,别去看盗文。

    1国子监祭酒又称大司成

    2指科举时代的考场。用荆棘圈成的场地。

    3考场号房按照“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编号

    4乡试后,由州县长官宴请主考官、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