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走丢的小姐回侯府了 第6节 (第3/4页)
和林芎之去书房,想谈一谈三郎出仕的事情。李平儿专程等在门口,陪着江文秀一块回去。 江文秀虽然吃了一惊,却也十分高兴,“你是个大姑娘了,我也担心你不肯亲近……这样才好。” 李平儿眼眶微红,“娘对我好,我也想对娘好。” 两人一路聊了今晚的菜色如何,又聊了衣服首饰,知道李平儿穿戴的开心,江文秀也高兴,还主动和她说了今天三夫人生气的缘故,细细解释了一遍荫补和科考的事情。 因科考艰难,荫补的机会又少,嫡子尚且前程不定,更遑论庶子了。若非才华横溢又没有荫补,基本很难出头。 江文秀说的实在,“在京城里头什么都不便宜,满地的公爵贵胄,还是要看家里头有没有当官说得上话的人。” 等江文秀细细掰扯了一番荫补的规矩,李平儿这才弄明白席间发生的一切,也难怪三夫人会忍不住生气。大家都是考不上科举的,偏偏侄子有了个好爹,就给弄上勋卫去了,自己丈夫虽说是亲兄弟,却连个实打实的官职都捞不着,可不是气人。员外郎说的好听,也就是不用磕头跪拜的纨绔子弟罢了。 李平儿愣住了,如果没有承恩侯府的爵位,二房不也是挂着闲职?大家都指望着大房吃饭,也难怪大夫人事事都握在手里。 “你是个聪明的……教导嬷嬷已经去请了,晚点就来给你说道说道。”江文秀顿了顿,主动提起了去寺庙的事情,“今天大夫人的提意,虽然说是送去寺庙,但是是为你好的。寺庙清冷,但你在里面住两个月,我们便可以对外说是年少八字相冲,所以养在寺庙里,现下接回来了。这样明面上比从村子里接回来好听许多,方便说亲。” 李平儿一愣,竟然还有这样的说法?“可是不管面上怎么说,大家心里还是知道,我是从村子里找回来的啊。” “这不一样的。大嫂说我们是借着林妃的势头起来的,对女儿要求更严苛几分,”江文秀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所以明面上得过了这一遭,之后亲家就不会拿在明面上来说的。一来嚼舌根让人不快,二来不识规矩,平白惹了两家交恶。” 李平儿想了想,这大概就是马屎面上光,看上去好看,里头一样。要是搁在村里头,大家面上没忌讳,说起话来什么狠骂什么,哪管这些有的没的。但是富贵人家不一样,讲究一个交往,又讲究一个规矩,归根到底就是明面上好看。 “爹娘要是觉得这样好,我就去。”李平儿索性不想那么多,“住寺庙里头也挺好的,我还没去过呢。” 李平儿说的是实在话,李二壮和杨氏之前为了求子没少烧香拜佛,后来一直没消息,等捡了李平儿后,就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家里宁可拿钱去买吃食,也很少让杨氏带李平儿过去,更别提住寺庙了。尤其在后来,就算不去寺庙里头,不也来了个虎子?她们家打那之后更不信这个了。 江文秀又笑了出来,“寺庙里头清冷,又不许吃rou,有什么好的。但是总归只是去住一阵子,也不久。” 第7章 江文秀请了一位名唤金嬷嬷的妇人来教导礼仪,另一位则是教导诗书的许先生。 金嬷嬷生得面白微胖,之前曾经教导过平乐侯的女儿,风评很是不错。 许先生原本是私塾秀才家的女儿,长大后嫁给父亲的得意弟子,倒也琴瑟和谐。后来丈夫考上举人准备上京的时候突发疾病去世了,许先生就成了寡妇,因心疼儿女年纪小,家里也不甚宽裕,索性出来辗转到各家去做了先生。 这次请了这两位来,大夫人还特意过来提了份例,虽然是从公中走账,却也是表现出了十分的尊重。因着只教导李平儿,江文秀特意带着李平儿亲自去谢了大夫人,又给两人安排了教导的内容和时间,这才松了口气。 金嬷嬷和许先生都是教导过许多学生的人,对李平儿要求也不严苛。金嬷嬷只让她学好走路、行礼、进食等不出问题,一边让她连着,一边和她说一些京中贵女的规矩。 许先生则简单许多,她只教李平儿识字和写字,学了千字文,便让她闲暇时候自己练字,也是不强求的。 李平儿有心学便学得很快,她年少的时候也趴在私塾外面听过课,隔壁还住着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