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 第69节 (第3/3页)
赵主编桌上放。 他稀疏的头发在脑门前晃了晃,语气坚定:“我肯定是第一个写三木短篇评文的。发我的。” 第71章 【1 2】商量给医院请…… 赵主编拿起张青的评文看了一遍。 张青的文章主旨非常清晰。张编辑这人有时极为激进, 这在交友和生活过程中相当让周边人困扰。在编辑部里看不上他的人很多。 他的激进好在暂且可控,骨子里爱国、爱群众,当然也排斥资本, 所以一腔情绪都会在言语和文字上展现,不会真去伤人。 在点评文章时哪怕对三木长篇看不上眼, 但对三木的短篇评价是可圈可点。现在这篇文章从三木的立意、文章结构、伏笔等多个角度来分析时事, 又提出了个人观点。 张青就认为,医院的医闹问题值得引起足够重视, 需要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到医生的整体安全需求,也要关注到病人的求医需求。 医生治病看病人,总会有治得好和治不够好等多种情况,碰上的病人五花八门。要是治不好就得受攻击, 哪可没那么多医生可以用来消耗。 而人民公社的解散让很多人失去了医疗保障。现在只有上班的工人、国企才能有安全的医疗保障,其余人都要花大量钱去治病, 这对于金钱尚不宽裕的家庭来说非常困难。 因为双方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才会引发后续事故。 那么如何满足双方需求?这需要国家、群众集体都考虑。 赵主编觉得切入点很好, 也写得较为全面:“可以。这篇文章就和《文学艺术》这期一起发。他们这期正好要上三木的文章。过段时间我们和《碧玉少女》一起上正文。” 张青啧了一声。 他是看不起《碧玉少女》的。三木的《求医》写在里面, 那是没半点艺术含量,纯粹是一篇医学科普类的爱情小说,毫无内涵。 赵主编听到他“啧”一声,好笑看向张青:“艺术和商业也是可以兼容的。纯粹的艺术如果曲高和寡, 会失去作家想要表达的那些意义。” 张青对此的回复是呵呵两声,转头就走:“世俗。” 被点评世俗的桑晓晓用一篇文章连带着一个医闹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层面的剧烈讨论。 当群众一起来谈论某一件事情的时候, 里面的论点会有很多不同,而它必然是会影响到更多人,并推动着一些社会变动。 《揣着一把水果刀上班》从阳城日报上转到《文学艺术》上发表, 从阳城扩散到全国。各地谈论起三木新的这短篇后,医闹这事的性质逐渐变得不一样了。 知识分子是很珍贵的,医学生也是很珍贵的。如果说这些人得不到安全的保障,那往后还有几个会发自内心向往学习,向往神圣的医疗事业呢? “这个病人真的太过分了,怎么自己想不开,还要去攻击别的医生?看病的都不是这人。” “每年这种事情很多的。有的医生是好的,有的医生治点什么都不知道。我隔壁邻居儿子就是医生,啥也不懂,就跟着配药。” “那你别去看啊。人给你治病你还嫌。” “三木这文章写得真是好。我妈就是看什么病都非要女医生。哪那么多女医生给她看。产科也是,每天都有接生一定要女医生的病人。男医生就不能学产科了?” “男医生还是不大合适吧。” “怎么了?现在做个工作还分男女?” 各种全然不同的观点糅杂在一起,有一点确实是认定的。医生的安全性总归要得到保障才行。病人的治病困难,也得得到一定的缓解才可以。 社会的进步总是要从方方面面去进步的。 上面政策探讨和推进需要一定的流程和一段时间,下面的医院却可以先行有动作。 一时间各地医院的医生情绪铱驊都较为激动,连带着各大医院院长思考起医生安全问题。学医的人对比生病的人而言确实是数量稀少。要是碰上一个病人随意伤害到医院里技术高超的好医生,对医院的冲击不是一点两点。 可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更好让医生安心?又要怎么做才能让病人们有地可求医? 傅元宝拿着阳城日报正在看。看完桑晓晓的文章后思考了一阵。桑晓晓是娇气,碰上事情也真的胆大包天,什么场合都敢往前冲。 要不是当时医院有个学过武的在,很难说后头会不会造成更可怕的结果。傅元宝右手现在是不疼了。刚做完手术那会儿血液不算畅通,疼得厉害,是那种绵延不绝,感觉永无止境的疼。换成小姑娘,说不准天天眼泪汪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