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页 (第1/2页)
“是。” “孙平,”赵衡起身,大步往外走去,“你现在就去京郊大营去点兵。” 七月七日,赵衡寿诞当日,晌午时分,织造署的园子里筵席处处,南京六部乃至近前几个州府的长官都齐聚一堂,特意为豫亲王赵衡贺寿。临近开席,几个风尘仆仆的京城太监由锦衣卫护送,携八百里加急而来的圣旨,当众宣读了皇帝为豫王御笔亲书的祝寿之辞。 赵衡这个寿辰,过得不可谓不风光。 与此同时,孙平亲自率五万人马,悄悄往北方而去,为迎战汉王叛军做好了准备。 而沈静,则正在书房里与丁宝商量着如何施行“盐引换粮”。 丁宝听他说完,眯眼捻着手指半天:“小沈啊。你这主意,的确是个好主意。朝廷不花一分钱,就能将粮食运到北边去。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丁宝叹口气,“要真做起来,却不简单。此事说难,难在两点。就在于你说的,朝廷把住的这‘两头’。” 沈静道:“我知道。就是隔得太远,北边收到了多少粮食,户部这边是无法核实的。” “这是其一。其实这个也好说。”丁宝道,“最难的,是其二。你知道现如今盐引是哪里把持的?” “自然是户部。” “那如果将来开始用‘盐引换粮’了,盐引是谁说了算了?” 沈静顿了顿:“……自然还是户部。” “不是,是兵部和北边。”丁宝笑着摇头,“户部从前卖盐引,每年获利难以计数。如今叫他们把这么大一块肥rou割下来,分给北边和兵部说了算。你说,户部尚书能高兴吗?” 沈静听了,不由得又顿了顿:“可是……如今朝廷有难,户部,终归是朝廷的户部啊。” “朝廷有难,户部本该大局为重,慷慨解囊。这个道理也是对的。可是,做起来就未必这样简单了。”丁宝语重心长道,“你到底还年轻,以后得记着这个道理:户部是朝廷的户部,是皇上的户部,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却未必是了。你这个主意,对朝廷对百姓的确是好的。可是一旦施行起来,谁来施行,谁就把户部和户部尚书以及从前那些靠财势拿盐引的富商,给彻彻底底得罪了。” “……” 沈静愣了。 谁来施行?如今这个情况,自然就是豫王赵衡来施行了。 他本来胸有成竹,自以为想出这个主意,可以算是为赵衡解了燃眉之急,也为平叛的士兵提供了缓兵之计。谁知丁宝这三两句话,如一盆冷水兜头盖脸浇过来,给他浇了个透心凉。他前思后想一番,如若果然是丁宝说的这个道理,那他反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