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_初唐峥嵘 第19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初唐峥嵘 第191节 (第3/3页)

    随着娇柔的嚷嚷,小蛮提着个篮子小跑着进来,凑到李善身边,“郎君看!”

    李善一转头,小蛮捧着一个鲜红的桃子。

    试着咬了口,不算甜,但水分挺足,脆生生的,李善几口干掉了个,心想未入平阳公主府之时还是桃花盛开之际,如今都能吃上桃子了。

    “哪来的桃子?”

    “辩机送来的,山上好些桃树,辩机知道哪棵桃子甜。”

    李善随口附和几句,将七八个桃子分了分,三个人很快干掉……哎,穿越到这个朝代,却是西北之地,很多水果这辈子都未必能吃得到嘴。

    比如李善挺喜欢的菠萝、杨梅、榴莲……而且这个时代的水果说的好听点那是原生态,但实际上没有经过培育,口感、甜度各个方面其实都和后世相差甚远。

    去洗了把手,李善随意出门转了转,今日执勤的是范十一和朱八,两个人跟在身后不敢稍离。

    站在小小山丘下,李善低头看着下面的圆潭,耳边传来轻微的水流撞击声,转头看向东山,山腰处弯弯绕绕的引水渠不时溅起一团水雾。

    “朱八,朱家沟划入某门下,村中可有人牢sao?”李善随口问了句。

    要知道,朱家沟成了李家的庄子,就意味着不再是僧产,是需要缴纳税赋的,虽然并不算入府兵的兵源,但李善一旦上阵,庄子青壮为其亲卫。

    朱八很诧异的反问:“这等好事,均要谢郎君恩德,何人敢牢sao?”

    另一侧的朱石头笑道:“郎君,原本村中田地贫瘠,只靠东山寺免交税赋,但也年年均有青黄不接之日,只能以野菜充饥。”

    “自郎君落脚,广施恩惠,聚拢人口,多购良田,又有诸多产业,何人不感郎君大恩。”

    这方面是朱氏的功劳,昨晚第一时间就发话了……东山寺产业,不归入李家门下,依旧是朱氏族人和李家共同分润。

    “再说了,如今村中口粮充足,这两年寺中僧人屡屡还俗,再过几年,怕是都没人了。”

    这倒是真的,东山寺未必一直存在,而庄子缴纳的税赋本来就少,相比起来也划算,李善随意踱步,笑道:“辩机不就没还俗嘛。”

    朱八嘿嘿笑道:“不让他吃鸡腿,看他还不还俗!”

    从山丘上下来,李善绕道村南侧,几十个青壮正在挖土,一方面是为了挖掘河道,另一方面正好将挖出的黏土作为制砖的原料。

    距离并不长,而且如今四月下旬,也不是农忙时节,工程进展还算快,眼看着再有个把月就能完工了。

    朱石头感慨道:“郎君落脚两年,此地已非旧观。”

    李善笑着点点头,的确如此,自己来到这个时代,已经改变了很多很多,甚至改动了历史轨迹,但最贴近自己的,还是这个村落的变化。

    突然想起高中那个女同桌,长得挺清秀的,大学毕业之后居然去考了老家的公务员,下基层在村里做了村官,信誓旦旦的要建设新农村……李善心想,也不知道她做到了没有但自己倒是在这个时代做到了。

    正是黄昏时分,李善走在村内外的道路上,下田耕作的老农,各处警戒的青壮,调皮骑在牛背上的牧童,还有端着洗衣盆的妇人,无不纷纷或恭敬,或亲热的上前行礼。

    前头一辆马车缓缓驶近,凌敬掀开车帘,看见李善笑问道:“可取新名了?”

    昨晚朱玮知晓后,就怂恿李善换个村名。

    李善想了想随口道:“村西日潭,村东月潭,便为日月潭吧。”

    第二百八十二章 这画风不对啊!

    如今的长安是前隋将作大匠宇文凯的杰作,这位中国历史上出色的建筑师有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那就是整整齐齐,什么都要整整齐齐。

    不过是长安还是洛阳,里坊区都是整整齐齐,一个一百零八坊,一个是一百零三坊,都是排列的整整齐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