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神年代_第17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0章 (第2/2页)

本雅明如同天命在身,从小被当成未来的国家领袖培养。美国和以色列很多政坛大佬都亲昵地叫他小名“bibi”。

    麦克斯谈到他是这种调调:“内塔尼亚胡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犹太,其实是他们家移民时自己改的。原先的姓氏——米莱科夫斯基,是波兰的。他小时候就是个美国人。长大了也亲热得很,回美国就住在库什纳家里,跟贾瑞德·库什纳睡一张床。”

    听众马上就领悟了,为什么特朗普总是跟内塔尼亚胡睡一张床。

    后来我发现内塔尼亚胡比库什纳大31岁。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再一查,还真有这么回事!准确情况是少年库什纳把自己的床让给逼逼叔叔,自己睡地窖去了。麦克斯就是这么恶毒,把人家说得像恋童。

    同是犹太人,如此强烈、毫不掩饰的仇恨究竟从何而来?2019年麦克斯最猖獗的时候,美国犹太杂志《评论》(entary)曾经登出一篇讨伐文:“被利用的白痴”(useful idiot),专门研究麦克斯这个奇怪的案例。作者也觉得不可理解:麦克斯出道时中规中矩。宾夕法尼亚大学本科历史学毕业,子承父业做新闻,在左翼媒体《国家》和“沙龙”工作,头几年跟他父亲一样专找共和党麻烦,对国际政治没什么兴趣。2009年他的第一本书《共和党的蛾摩拉》(republi gomorrah)调查基督教福音派对共和党的控制,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比他后来任何一本书都卖得好。这明明是犹太新贵的坦途大道,他怎么突然就拐上了邪路?

    这个作者一定没有仔细看mr。在一期节目中,麦克斯自己说得明明白白:“我对以色列态度的转折点,是彻底研究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sabra and shatila massacre)之后。”

    ※※※

    1982年黎巴嫩战争中发生的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灼伤了西方一代人的心灵。造就的犹jian也远不止麦克斯一个,仅在以色列本国就有40万人游行抗议。我们看一个卷入最深的当事人,以最温和的形式表达。

    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19岁时作为国防军士兵参加了1982年战争。二十多年后,他对战争中十几天的经历完全失忆。于是他走访了心理医生和当年的战友,试图找回这一段生命。他把一帧帧找回的记忆拍成了动画纪录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1982年6月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包围贝鲁特,试图驱逐盘踞在贝鲁特西区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在美国调解下,巴解武装主力离开了贝鲁特,但仍然留下大量巴勒斯坦难民。巴什尔是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领袖,以色列的盟友。兵临城下,巴什尔在8月当选总统。9月14日他就被炸弹刺杀。几乎肯定是巴勒斯坦人干的,双方血仇升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