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56) (第3/3页)
开笔仪式。沈砚冰对这套流程倒是熟,带人往里走,人慢慢少起来。 郑珂早早看见了她,忙招手:这边。 通道内有办公间,郑珂边走着边忙着和人沟通,沈砚冰过来了,等了几分钟才歇下气来。 你的助理呢?怎么忙成这样。郑珂手下人可不少,担大局的她却还在为各种琐事发愁。 郑珂无奈:有些人还是要亲自安排才放心啊。 说着,她看向沈砚冰旁边的女孩,挑眉:这位就是黎明月吧? 黎明月伸手自我介绍,听到对方名字,有些意外:这次展会的策划负责人是您吗? 她前前后后了解了不少兰亭展的公开消息,对边边角角的信息也很留意。 但她没想到郑珂的郑是沈家的郑。 沈砚冰只提过郑德行,提起过表姐,却从没说过表姐叫郑珂。 黎明月表情微妙,沈砚冰对她有问必答,但她不问,也就不会主动提起。 展览会上人慢慢聚拢了起来,这次的展览不是论坛性质,选的是正经展厅画廊,不是带座位的主厅,黎明月四处转了圈,没有找到柳郁,只得作罢。 中央的主席台已经摆好,书法家协会主席发了言,几位文艺界的领导简单做了陈词,最后邀请书法名家郑德行开笔献字。 黎明月盯着慢慢走近的老人,第次见到了这位书画界鼎鼎有名的人物。 老人家两鬓斑白,手上皱纹和老年斑明显,提笔却很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八个字行云流水,气呵成,酣畅淋漓。 黎明月看得入神,视线停在宣纸上,好会儿才抬头注意到周围热闹起来的动静。 郑老先生看到沈砚冰旁边的人,同黎明月对视了眼,露出和蔼亲切的笑容。 开笔结束就快进到了最令人期待的颁奖仪式,兰亭展准备了证书和颁奖词,周围媒体举着闪光灯,早早酝酿着新闻。 黎明月是这届当之无愧的黑马,据称原定只是银奖,但有几位大师力排众议把她提到了金奖。 其中就包括郑德行。 这些内幕黎明月自然不知道,沈砚冰也只听郑珂前段时间提了几句。 兰亭展虽然依旧是书法学界盛会,但这几年光芒被国展所掩盖也是真的,作品七平八稳,有出彩但总归欠了惊艳。 黎明月太过年轻,这次侥幸拿到金奖,也只是金奖中的最后名。 这是条吃资历吃功力的路。 恬淡古雅,功力纯熟。入古愈深,所得愈新。今年新生代的书家风起云涌,黎明月年轻但尚古典,力主中和,其书技法娴熟而去甜俗,幅兰亭集序,得古人之真传又不失新风度,前程可期* 颁奖词毕,黎明月站在台上,接过主席的授礼,按流程发表了感言。 她的作品比起前几位金奖得主显得格外简单,没有鸟虫篆印,没有八尺大草,只是幅最简单的熟宣横卷和几幅写作。 连印章都是沈砚冰这位业余人士刻的。 她仅仅靠字迹征服了评审们。 黎明月还没有站在这么多人前发过言,碰了碰话筒,声音起初有些紧张,对上台下沈砚冰鼓励得眼神,她慢慢松弛下来。 原本准备的感言被她临时推翻了。 黎明月面容诚恳,语气真挚,谈起自己的创作路程,隐去景朝背景,提到最初练字到现在的心态转变,三两句话立马吸引了在场大多数人的注意力,最后以谦逊的惶然和希翼结尾,不卑不亢,极富朝气。 这在以中老年男性为主的书坛是件罕事。 年龄最小的兰亭金奖得主,近三年创作方向唯的女性得主,新闻标题都不用想了。 沈砚冰笑完,又有些忧郁。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道理是这样,但两全其美也并非没有,沈砚冰思及,对黎明月选择的遗憾感再次冒出。 她笑着看向台上的黎明月,两人对视眼,复而笑着移开。 下台后,黎明月站在沈砚冰身旁,无论是听颁奖词还是获奖感言都很认真,等到结束,人群分散开来,各自欣赏起作品,同书友交流起来。 黎明月从左手边看起,每幅作品前都要驻足许久。 很快,有同行过来同她搭话,交流起心得。 黎明月知道这是宝贵的机会,几乎来者不拒,手机里不会儿就多了好些个微信好友,沈砚冰站在不远处,同郑珂随意闲聊,点不干涉。 认识那人吗?郑珂喝着助理递过来茶水,站在中央空调下,瞧了瞧正和黎明月说话的那人,李启明,篆书和印章玉玺创作水平顶尖,这次也是金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