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九回 蒋介石挂帅北伐 吴佩孚兵败两湖( (第3/3页)
均地权,要使耕者有其田,可谓是高瞻远瞩。”蒋介石听罢,随声附和道:“孙总理高瞻远瞩、高瞻远瞩;毛先生深谋远虑、深谋远虑。”毛泽东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农民者得中国。”蒋介石是个刚愎自用之人,对毛泽东的论断不以为然,反驳道:“不对吧。我是军人,我以为得天下必须靠武力。现代战争中,飞机、军舰、大炮、铁甲车,乃四大法宝。有此四宝,方能征服天下,一统河山。”毛泽东回敬道:“我是教员,拥有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我的四宝能战胜你的四宝。”蒋介石冷笑道:“那就战场上见。”毛泽东起身告别,道:“好吧。总司令,我们战场上见。”周恩来握别道:“戏言,戏言。蒋校长,我们后会有期。”蒋介石虚与应酬,送出门外。望着毛泽东、周恩来逐渐远去的背影,蒋介石心潮涌动,一丝轻蔑之意浮上嘴角:“两个书呆子。日后,若果真兵戎相见,必为吾所擒也。”后人有诗论此次会谈曰: 香茗一杯巧相逢,纵论天下志不同。今夕书斋口舌斗,他年疆场龙虎争。 次日,蒋介石下令,第五军留守广州;第一军大部开赴汕头、梅县,对福建实施警戒;第七军出桂林,向邵阳开进;第二、三、四、六军,出广州、韶关,向衡阳挺进。命令颁发,各路人马纷纷出动。但见兵车辚辚,战马萧萧;红尘滚滚,军旗飘飘。钢枪大炮映日生辉,歌声嘹亮响彻云霄。 北伐军主力所过之处,各地民众箪食壶浆,全力支援,故而一路高歌猛进,顺利向前。而此前,第四军陈铭枢、张发奎两个师和叶挺独立团早已攻占攸县,打开了北伐通道,并与衡阳的第八军结成牢固防线,稳定了湖南战局。待北伐主力赶到后,唐生智指挥大军,兵分四路,向长沙逼近。其时,长沙守敌不足万人,由吴佩孚新任命的湘军总司令叶开鑫坐镇指挥。叶开鑫贪生怕死,闻讯北伐军声势浩大,即率领家眷弃城逃跑。湘军不战自乱,惊恐万状。北伐军大炮一响,湘军纷纷开城投降。长沙城未经血战,顺利攻克;其下辖湘潭、湘乡、醴陵、宁乡、益阳等县城亦望风归降,不战而定。北伐军初战告捷,乘胜收编残敌三万余人,队伍迅速扩大。湖南战局,轻松扭转。 长沙被克,全国震动。北伐军信心大增,斗志高昂。相反,那些心存观望、左右摇摆的小军阀、地方势力则相继倒戈,开始投靠革命阵营。贵州的军阀袁祖铭当日即致电广东国民革命政府,表示愿意归属革命军行列,参加北伐。蒋介石立即回电,委任袁祖铭为贵州省联军总司令,任命其手下的彭汉章为第九军军长,王天培为第十军军长;并命令九、十两军立即出动,扫荡湖南西部各县之残敌,配合主力军继续北上。 8月12日,蒋介石抵达长沙,连夜主持召开军事会议。首先将收编、投诚的湘军组建为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军,使北伐主力军迅速扩大到十万人;并发布孤立吴佩孚之通电,宣布“凡北洋军将领,能临阵倒戈,率部归来者,即可视其所带人马之多少,委以军长、师长之职”。接着,李宗仁在会上提出建议:“乘吴佩孚各部南北疲于奔命之际,用速战速决之策,将敌援军各个击破,主力直捣武汉,则可进窥中原,收复京津。亦可沿长江顺流东下,进击孙传芳的东南五省地盘。”苏联军事顾问加伦将军完全赞成李宗仁的意见。蒋介石发言指出:“全力攻打武汉,实为良策。但必须防范孙传芳从背后突然袭击。”会议一致认为,要做好孙传芳的工作,争取其暂时中立,以确保主力北上,而无后顾之虞。 次日,根据“打吴防孙”的战略思想,蒋介石向孙传芳发出电报,劝告孙传芳“勿受吴佩孚之伪命,勿扰我革命根据地”;并进而希望孙传芳“能顺应革命潮流,以保东南五省人民之幸福;中正必请于政府,承认兄为五省之总司令”。孙传芳当即回电,一再表示“中立”,其意“只是保境安民”。但他却密切注意动向,暗中部署兵力,并命其在福建的周荫人部向广东边境sao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