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仙录_第六十四回 仙无信也不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回 仙无信也不立 (第1/2页)

    “我说雷公,你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报纸干嘛免费送人?”

    “老萧,这就叫做培养读者阅读习惯!你不给别人看公众版,别人怎么会为你的收费版买单呢?”

    正在交谈的当然黎子昇和萧家麒,这两位都是少爷级的人物正结伴在城中分派报纸。

    话说,昨日铁家兄弟在全体道生的“督促”下含泪写下了一张借据。

    既然大家是同学,黎子昇也宽宏大量地不搞什么“九出十三归”、“驴打滚”这类的花头了。但是他也不是滥好人,每个月的利息还是要收的,马马虎虎的每个月一分,也就是未归还赌债全额的十分之一。

    当然如此“优惠”的贷款利率,还有一个附加条件,那就是铁家兄弟再也不能抢同学的元石。

    少年其实一共拿出来三十一方元石作为赌注,去掉他们身上带的三方,还有当场东拼西凑借的五方元石以外。铁家兄弟一共欠下二十三方元石的高额赌债。

    嗯,只要这两个家伙践约的话,自己那本《五气朝元图》算是有着落。

    黎子昇倒并不怎么担心这两人赖帐,因为在这样一个古典形的社会中,信用对一个人来说真的就是第二条生命。

    铁家兄弟可以抢同窗或者亲戚的元石,那只是人品问题。说不定,等他们以后万一出息了,还会有人把这当做他们“少有大志”的明证。

    可是,如果他们赖账那就是另外一种状况了。

    古代人比现代人讲信用,并非是他们比我们道德感强,

    举个例子,俗话有云,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

    这五个行业都属于商业流通中的媒介,也恰恰是最需要职业道德。古人对这五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如此激愤,甚至说出“无罪也该杀”这样的话,那说明在缺乏监管条件下,古人的道德也不能完全让人完全放心。

    之所以说古人如此重视信用、依赖信用,那是因为他们缺乏我们现代人习以为常的三样事物:强有力国家机器的监督管理,值得信任还可以用法律追偿的中介机构,还有就是联网的个人、企业、社会团体甚至国家的身份登记和信用评价体系。

    现在我们常常听说一些针对中老年人的电信诈骗事件,受害者往往是接到了什么中奖信息,不过先要把税款啊运费啊手续费啊打给对方。而这些受害者竟然对银行,警察甚至亲属苦口婆心的规劝完全听不进去,一定要把钱送到骗子的手中。

    其中很有些人的理由实在让我们哭笑不得,那就是万一真的被骗了,警察可以帮他们讨回来。乍听之下确实让人捧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这些老年人对以警察为代表的国家机器极为信任,认为“它”是无所不能的,完全有能力保护他们的权益。

    这就是现代人对国家机器的信任感了。

    那么中介机构也很好理解了。比如说银行,我们经常看到某人不把钱存到银行,反而是自己保存在家中,结果那些钱因为各种原因,要么无意间被丢弃,要么变得面目全非。

    这样的消息可以上媒体博众人一笑,可是我们要知道,古代人的手中的金银基本上都是保存在自己手里的,甚至有些极端的例子,把金银筑成西瓜冬瓜,房柱,甚至融化之后浇筑地板。那是因为他们找不到比自己还信得过的机构来储蓄,所采取的不得已的手段。

    如果列位看官中了巨额彩票或者今年年终奖出奇地丰厚,会把它们存在自己床底下吗?会觉得自家床底比银行金库更安全吗?

    当然,笔者希望列位看官有机会尝试一下……或者好多下。

    最后,古人的信用评价不在档案里头,当然古代包括这赤县中洲也根本没有这样的档案。他们的个人信息全在世人的口耳之间。

    名声,就是他们的“信用卡”。

    那个面貌略挫,被牛头人带了绿帽的黑三郎宋江为什么有那么多江湖好汉纳头便拜,不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及时雨”的名声?

    那他这个仗义疏财的名声从何而来?

    那是因为他掌握了一个县城的公检法,可以包揽词讼、弄权营私,从小民的头上刮出钱财,然后再把这些钱财资助“有活力的社会团体”成员们赢得的。

    可是这些要“替天行道”的江湖好汉对前者绝口不提,却把后者挂在嘴边上。

    这就是所谓的“有仁有义宋公明,交结豪强秉至诚。”。

    书归正传。所以在全社会范围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赤县中洲,想要有所作为、出人头地的个人不得不顾及自己的信用。哪怕就是混迹于旁门左道的邪修也是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