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99节 (第2/3页)
山书院出来的寒门学生,能留在中枢,哪怕只是做七品的小官,亦是天大的机缘——要么是同窗中的头几名,要么有贵人引荐,要么是机缘巧合给皇帝留下了。 穆明珠在此之前,根本没有听说过赵诚这个人。 事发第二日,皇帝穆桢便派了人来公主府,同行的还有医官薛昭,说是公主除夕夜受了寒,要她休养数日,再理朝政不迟。 穆明珠心领神会,不欲激化矛盾,依言“病倒”在府中。 林然巡防公主府周围,回来禀报,外面看似松、实则紧,朱雀大街两端,都有皇宫宿卫在。 往好处想,这是母皇怕有人加害于她。 可若是往坏处想…… 在这样艰难的情形之下,穆明珠仍是借由薛昭之口,出外探听到了赵诚此人的履历。 赵诚当初能留在中枢,是因为他课业老师的举荐。而他的课业老师,当初之所以能入朝为官,即因为出身世家,又因为谢钧祖父的举荐。 赵诚背后的人,乃是谢钧。 得知这一点之后,穆明珠反而松了口气。 穆明珠“病倒”十五日之后,皇帝终于再次下令,传召她参加预政。 大约是这十五日之内,皇帝也调查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赵诚背后没有穆明珠的影子,反而是有谢氏的影子。而朝中原本要**的**也过了巅峰期,稍微平息了些。 只是朝中的**看似不那么**了,却另有叫人不安的消息从藩王处传来。 据说豫州武王、潼州毅王都在整顿兵马,各自有私下的话语流传出来,那就是不能让父祖在地下难安,这大周的皇位一定要归于周氏子。若是有人生了妄念,便别怪他们起兵勤王、清君侧。 当初左相韩瑞辞官之前说过的一番话,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这把火,终于连皇帝穆桢也要席卷进去了。 时隔半个月,穆明珠再度出现在了众臣面前。她仍是一袭金色裙装,神色自如,丝毫没有众人想象的那样畏缩或惶恐,一如往昔,在对皇帝见礼之后,先于她的三哥周眈转身,坐了左首的位子。 这次思政殿中没有传出抽气声,然而却是一种更冷凝、更敌意的氛围。 穆明珠安然坐下来,抬眸从众臣面上一一扫过去。 只见太傅谢钧应该在的位置仍是空着,为首的乃是紫色官袍的萧负雪,在他之侧,却是一个绿色官袍的七品小官,望之不过三十如许,想来便是那一封“请立公主为储君”的奏章惊动天下的章事赵诚。第一列最右侧,则是老神在在的杨太尉。在三人身后,才是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其中有垂眸不动声色者,也有如度支孙尚书这样咬牙切齿的——当初因战事后勤,穆明珠带着二十监理,狠狠落了这位度支孙尚书的面子。如今终于等到机会,如孙尚书这等人恨不能瞅着机会扑上来吃她一口rou。 朝中恨她的人,不多,却也不少。 当初她要封王,朝中都把她骂出了花。如今赵诚竟然上奏,请求立她这个公主为储君,简直是想要了她的命。 而若是赵诚一人上奏,也引不起这么大的声势。 但既然是谢钧出手,自然是赵诚发声之后,另有一批士人跟上,或上奏支持赵诚,或痛斥赵诚,或点明这是穆明珠安排的……总之闹了个不可开交,生生把事情闹大成连皇帝都压不下去的程度。 穆明珠目光从众臣面上扫过,才要收回来,忽然又于殿门处一凝。 黑帽黑衣的少年笔直立在殿门之内,与众臣截然分开,正定定望着她,眸中似有惊涛骇浪,正是应召归来的齐云。 穆明珠没想到他也在场,但当着满朝文武,在上还有母皇,更不能露出任何端倪,暗示地瞪了他一眼,便佯装若无其事挪开目光去。 齐云会意,强令自己低下头去,只看着金砖上的倒影。 “近来朝中有一件大事。”皇帝穆桢在上首沉声道:“公主久在病中,怕是还不清楚。”便伸手点一点立在前面的赵诚,道:“你那奏章里怎么说的?再念给公主听听。” 赵诚应声而出,他声音宏亮,扬声念来,倒是真不错。 那奏章的内容,也不知是他自己写的,还是谢钧另外请人润笔的,也是文辞典雅——关键是盛赞了穆明珠的能力人品,一一列举了她的实绩,极言她在扬州、雍州是多么得民心。 如果只是这些,也就罢了。 关键是他奏章写到后半段,笔锋一转,把还在世的周氏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