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第142节 (第3/4页)
下官入建业读书,曾在众学子之中,远远见过一次御驾。”蔡贞声音苍老,眼角耷拉着,神智还很清醒甚至于机敏,但言谈中难免带着一股腐朽的气息,“下官没赶上太祖在时,是后来世宗皇帝点了下官入朝……” 其实这话也不准确,蔡贞出身的蔡氏,也是江州的大世家。若往上数许多代,他们乃是从汉时著姓传下来的,只是早在晋代之乱时,便已经阖族渡江南下,至本朝时,已经成了江州本地的大族。蔡贞有此出身,即便不走南山书院,也会有故旧之家的高官举荐,在仕途上助他一臂之力的。 “世宗时梁贼南下,侵占我大周国土……”蔡贞动弹了一下,沉沉喘了口气,眼皮依旧耷拉着,只眼珠往穆明珠所在的方向一转,把话题拉回到眼前来,“殿下此来清查雍州户籍、行土断之法,乃是为了财阜国丰。不过世宗时,梁贼势大,百姓南下,侨立侨居之法,也是那时的善政。”这是许多年老官员的通病,他们去讨论新政令的时候,关于未来的展望是极少的,反倒是关于他们昔日光辉岁月的怀念更多一些。 譬如蔡贞此时便开始过度分享他曾参与的侨立侨居之改,“那时候大批百姓渡江南下,只现下的雍州一处,便多了百万人。这么多的人,既有普通百姓,又有世家大族,若是不能妥善安置,地方上就会发生混乱,甚至于祸及国家。当时还是荆州刺史的左相韩大人牵头献策,要当地官员与南渡的这些世家大族合作,起用许多世家子弟为当地官员,又通过他们安抚南渡而来的百姓,各处设旧壤地名,又优厚于侨民,给他们单独上了白册户籍,不需缴纳赋税,也不必服徭役,好叫广大百姓有立足之地、不必都去依附豪族。如此数年之间,才算是安顿好了汹涌而来的百万百姓,不曾起过一次大的动乱。” 穆明珠始终仔细听着,偶尔在蔡贞目光转来时,或点头或微笑,表示她有无穷的耐心继续听下去。至此,她听出点意思来了。虽然朝廷现在要清查雍州户籍,废除侨立侨郡,很可能要惩治一批当地的世家,但是在几十年前,这些世家也是为政局的稳定做出过贡献的。透过蔡贞看似唠叨的话语,提炼出他的本意来,那就是他对世家怀有同情。 也难怪,大部分人都是屁股决定脑袋的。要一个世家出身的老刺史,不同情即将被打压的雍州世家,反倒去同情往上数三代都不知祖先是谁的庶民,未免会太过理想主义了。 老刺史蔡贞作为官员向公主殿下汇报情况,与作为一个老人欣喜于有后辈愿意听他谈话,这两者之间并不冲突。 蔡贞说得口干舌燥,终于停下来饮干了半盏茶水。 穆明珠适时起身,含笑道:“今日闻刺史大人一番话,尽知雍州前事,此来所获颇丰。”又道:“您这一番劳神,莫要累坏了身体,且歇息片刻。本殿改日再来登门拜访。” 蔡贞扶着椅背,忙也起身,兴致未尽,颇有些留恋,却也不好多加挽留,只叹道:“嗐,殿下身负皇命,责任重大,老臣也不好多留。”他起身,跟在穆明珠身侧往外走,口中犹自唠叨着,“雍州四郡的户籍,在州府都有存档。殿下若要取用,只管命人去州府索要。殿下要做的事,老臣一定全力支持。划割雍州,合籍土断,乃是朝廷的国策,老臣食君俸禄,更是责无旁贷……”他絮絮叨叨,还要往下说。 穆明珠走到门边,再三道:“蔡大人请留步吧。” 蔡贞这才在门边停下来,双手一垂,宽大的官袍袖口落下去,遮住了他风干橘皮似的手背。 “恭送公主殿下。”他在穆明珠身后,欠身苍声道,并无失礼之处。 穆明珠从最里面的厅堂走出来,穿过一处小花园,来到府衙二院的书房外,还未走近,先听到一阵欢快的笑声,与老刺史处腐朽沉闷的气氛截然不同。 穆明珠使个眼色,不令书房外的从人通报,与樱红等人轻手轻脚走上前去,先嗅到一股烤栗子的甜香,里面原来是邓玦在与静玉等人在吃喝说笑。 她隔窗望去,只见邓玦手持铁钳,蹲在中间地上的炭盆旁,翻捡着里面闷熟了的栗子,衣摆拖在地上也毫不在意。他捡起烤好的栗子,便搁在手边的瓷盘中,依次递给于屋中坐了一圈的人,从左到右依次是虞岱、萧渊、孟羽、柳耀、王长寿、静玉与翠鸽,秦无天带着一名部将站在里面门边的位置。 “就说从前江州的老刺史庞大人致仕还乡,回到南阳庄子上住着。偏他隔壁住着老对头,原本朝中的侍郎柳大人。这两位老爷子看不顺眼彼此大半辈子,到头来还是别扭。”邓玦一面翻着炭盆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