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被流放后我怂恿上司造反了 第45节 (第1/4页)
“不用急于一时,前面还有六七个人就轮到你们领粥了,先吃点垫垫肚子再去吧。” “诶,还真是,那我们就缓一缓再去。大兄弟,真是谢谢你啊。” “不客气,以后就是袍泽了,我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秩序兵说完之后就回去先前的岗位了。 戚家人低声感叹,“哎,这个军屯的兵人挺好的。” 第57章 戚家老一辈的感叹军屯的兵人好的时候,年轻一辈的也都齐齐点头,军屯的兵好,军屯的主人也好,不但收留了他们一家人,给他们安置,给他们粥喝,现在还给他们哥哥|弟弟看病,好人啊。 队伍前进得很快,说话间,就轮到他们领粥了,每人一碗,直接倒到八分满,粥也浓稠得很,不像他们在城里时那些富贵人家施粥,稀拉拉的全是水,一碗粥里能看到些许米粒悬浮其中。 戚家人高兴地领了粥到一旁围成一团慢慢地喝着。 戚家最小的孩子双手捧着碗,小心地喝了一口二米粥,“爷爷,这粥好稠好香啊。” 戚老头端着碗笑呵呵地道,“香吧,慢慢喝,小心烫。”光看这粥这军屯的主人真是实诚,一时间他的心就定了。看来,他为家里找了个好去处。 “爷爷,我们进来的时候,招募我们的人说了,会一下子给我们发放三个月的口粮,看来这事应该能兑现。”戚老大小声的道,光看这粥,就知道这军屯不缺粮。 他说话时,他旁边的一个小姑娘眼睛睁得大大的,“爹,你是说军屯真会一下子给我们发三个月的口粮?”要知道他们一大家子十四口人,三个月的粮食,岂不是得发很多很多粮食给他们? 戚老头沉吟道,“吃完这顿,咱们就随着那边的士兵先去安置,粮食的事看看再说。不过你们也不用太担心,我估计即使没办法一下子发下来我们一家子三个月的口粮,发一个月应该是没问题的。”说完,他顿了顿,看向瘸了腿的孙子,“阿善,你觉得呢?” 名叫阿善的瘸腿年轻男子正坐在椅子上默默地喝粥,二米粥散发出来的潮气氤氲了他的双眼,听到他爷爷问他,他才抬起头来,“我赞同爷爷你的猜测。” 军屯的一切,比他预料的还要好上几分。先前在城门口,他们一家一前一后遇上了两波招兵的人,伊春大营和伊春军屯。 他们一大家子人,三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四个大人,一对年满六十的老人,两对中年夫妻,还有他这么一位瘸腿的伤患,权衡之下,他极力劝他爷爷选了军屯。现在看来,他的选择没错。 有了爷孙两人的话,戚家人提着的心都放下了。因为一直以来,在老戚家,当家做主的都是他们老爷子。这两三年,阿善长大了,渐渐表现出了聪敏智慧的一面,特别善经济,他的一些建议让家中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于是他们家能参与决策的人又多了他一个。 他们喝完了粥,像先前那些喝完粥的人一样,拿着碗到了一旁用水冲洗干净之后,再放回固定的地方。 他们刚弄好,就有一个年轻的军士招呼他们,“你们是一家子对吧?吃好了的话,就跟我走吧。” “这位军爷,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带你们去营房安置。” “哦哦,好的。” “军爷,像我们这样一大家子进来军屯的人家多么?一般都会怎么安置我们啊?” 年轻军士扫了他们一大家子一眼,道,“像你们这么一大家子进来的不多,但也有,但大多数招进来的家庭都是六口之家以下的。”非人家的人口不多,而是一路流浪过来,总会死掉几个的,“你们不错啊,看得出来你们也是经过长途跋涉的,像你们这样,家人还能这么齐整的不多。你们家是什么情况啊?” 戚家人看得出来这位军士挺好说话的,听到他的问题,他们便将自家的情况说了,一来是为了套近乎,二来他们家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