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五十六、薛郎拜师 (第2/3页)
见,倒是薛二郎日日前来,勤耕不辍,令他刮目相看。 只是这薛二郎随着进学的时间越来越长,整个人竟然也暗沉不少。 这让贾姨娘也心疼不少,就连薛同知都觉得二郎肯定是学的太辛苦了! 韩大家若是知道,肯定要大呼冤枉了,谁不知道他的教学模式是最轻松的了,为了不得罪这些名门世家的公子爷,就算不来上课他也不介意,还要他怎样! 此时的薛二郎不知道其他人的担忧,他只知道他现在内心是多么不平。 刚开始嫡母送他来韩大家处,却把大哥送去寒山寺,还颇觉不好意思,甚至感恩嫡母。 可是学了一段时间后,韩府私塾的弊端就暴露了。 如果是天赋异禀之人,加之韩大家的指导定然能够进步神速,但是薛二郎虽然在众人看来也是天资聪颖,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所有的骄傲都是靠努力来的。 他一直都知道自己不如大哥聪慧,所以他一直努力追赶,好不容易在众人眼中两人都不相上下了。 可是如今他在这韩府之中并不显眼,韩大家也不能针对他单独辅导,导致他止步不前。 反观薛大郎虽然是在寒山寺,看起来孤寒,但是能得到寒山居士的单独辅导,一朝飞天绝不是妄言。 当薛夫人收到寒山居士的回信,便立即给薛大郎安排了一马车的行李,和薛同知汇报一声,就将人送去寒山寺了。 虽然薛夫人已经尽量很低调了,但是住在一个府里的也瞒不住谁。 当天贾姨娘就找人回娘家去打听寒山居士是何人了,结果的到的消息却是虽属苏州名士,但还是不及韩大家。 得到准信的贾姨娘当时还觉得放心了,直到和薛二郎一说此时,薛二郎作为男子想法自然有所不同,一细想就明白了薛夫人的打算。 当时倒也不觉得如何,都是当代大儒,况且韩大家也是贾姨娘为他争取来的,没什么不好的。 直到体会了韩府的教学环境,实在不利于他进修。 而且还只能憋屈的忍着,因为这是贾姨娘自己求来的,怎么说? 韩大家不好?开玩笑,人家可是当代大儒,苏州名士。 韩府私塾不好?那更是一个笑话了,每年那么高的束脩,还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考上举人的不胜枚举。 就这样的情况,薛二郎根本没法和薛同知反应。 难道说他不如那些人?他相信父亲大人一定会抽死他的! 就连贾姨娘都觉得韩大家比寒山居士好! 人都活在世俗中,她就不信寒山居士能有韩大家那么广的人脉! 于是薛二郎只能带着内心苦闷在薛府之中进修,毕竟以他的天分和想上进的野心,不容他退缩。 不知不觉中原本一张白纸清明的薛二郎,心境也在逐渐变化了。 就因为他不是嫡子。 就因为他的母亲只是庶女。 明明他和大哥一样优秀,凭什么! 果然!就算日日叫着她“母亲”,也不会为他真心着想! 真是天可怜见!薛夫人确实亲疏有别,亲子和庶子自然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无论如何表面还是要做好一个正室夫人的派头的。 薛夫人虽然和贾姨娘不对付,但是可能都是有儿子的人,两人实质伤害倒也不存在。 毕竟姻亲遍地的地方,处处都有利益相关,不能闹得太难看。 薛夫人本就打算将薛二郎扶植起来,将来好为大郎一起振兴家族。 但是这寒山居士多年不收学生,也不是说收就收的呀。 投贴之前,薛夫人几乎每日派人往山上送去各式膳食、节令水果、衣物布料等能用的上的东西。 直到合适机会才连大郎的文章与拜帖一起送上。 寒山居士之所以会同意,一来是被薛夫人的执着打动,很大一方面还是薛大郎自身天资,才华出众,文章写得确实不错。 薛同知不清楚,主管庶务的薛夫人可是清楚的很,薛二郎在人前显得才学八斗,不过是因为勤奋,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 但是如今选师进修,早就不是靠努力就行了。 已经到了这个时间里,大家的理论知识都很扎实了,主要就是学习对时事的敏感度,以及观点新颖,揣摩意图,已经拥有辩才。 而薛二郎明显就是只会读书,不懂变通之人,就算推荐给寒山居士,估计入选的可能性很小。 况且是人都有私心,薛夫人也不能例外,为大郎寻得名师,也是费了不少功夫的,区区一个庶子怎么可能愿意费那么大精力。 但是薛夫人可以保证,绝对没有故意恶整薛二郎,韩大家确实是苏州难得的名师,她也确实欲为大郎拜师,只是不为主师罢了,韩大师的书法可是一绝,大郎也是要经常学习拜访的。 至于薛二郎,薛夫人觉得韩大师教授也并没有埋没他,而且这不也是贾姨娘认可的嘛。 只要薛二郎够用功,相信总是能出头的。 韩大家作为先生也十分奇怪,一方面觉得自己作为名士,应当清冷骄傲,对这些所谓的名门世家不屑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