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望春山 第203节 (第2/3页)
一律是抄家流放的下场。 这一次康平帝展现了铁血手段,很是杀了一批人,尤其是跟着安国公他们逼宫的那些将领,康平帝杀的最多的就是这些人,相反武安侯这些人没被杀,反而只是被抄家全家流放。 也许康平帝知道与死相比,这样的惩罚对他们才是最严重,也许康平帝是在警告那些中高层的军官将领,跟着逼宫,也许别人不会死,但你们一定会死? 谁也不知道。 但因为康平帝这一番手段,应天着实风声鹤唳了一阵子,几乎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有人被处置,自然也有人被封赏,在这次宫变之中,站在康平帝这边并效忠于他的,几乎都得到了封赏。 廖闻和左青都升官了,一个晋了指挥使,一个晋了指挥同知。他们这次可不光是关键时候未背叛康平帝,之后还两人联手制住了常建德和冯简,在最关键的时候拿下了玄武门,所以升官是必然。 而有一个人,所得到的封赏是史无前例的,那就是薄春山。 他被封王了! 镇海王! 须知异姓封王在哪朝哪代都极为少见,能异姓封王者无一不是功高盖世,战功赫赫之辈。当然这里指的是活的异姓王,死后追封的不算。 其实按照薄春山的功勋来看,他早已足够被封爵。在这里就要说说这个封爵的制度,一般文官是不能被封爵的,武官才可以,文官掌权,武官享爵,所谓加官进爵,加官指的是文官,进爵则是武官。 武官立下赫赫战功,便可按制进爵,一般身上有爵位的,都是祖上或者父辈立下了赫赫战功,才能萌荫后辈子嗣承袭爵位。 而薄春山这个人吧,其实出身的路子有点野,从他一开始做县典史,他算是文官,但典史不入流,他真正入流有品级是做了巡检使,这么算他又算是武官出身。 等到以后做了水师提督,明明掌的是兵权,偏偏提督算是文官,总兵为总兵官,提督节制总兵官,这是朝廷一贯的做法——武将领兵,文官节制,这么来算他又是文官。 可恰恰是文官,才不好处置。 前面也说了,文官掌权,武官享爵,按照薄春山这个功绩,这个升法,该如何给他升官?再往上升,一个大都督是至少有的,但康平帝早有撤掉五军都督府的想法,你总不能前脚给人封个都督,后脚给人撤了。 那么只有进兵部了,兵部尚书为正二品,左右侍郎为三品,提督是从一品的官衔,做尚书就不是升官而是降级,而且兵部尚书是康平帝的人,也算有功劳的——平时帮着康平帝对抗五军都督府。 所以不合时宜,不合时宜。 加官也不太合适,正一品的官衔其实都是加官,都是虚职,例如三太三少,可现在关键问题是实衔,总不能把功臣弄回京,封个散官虚职搁哪儿,以后世人将如何看待自己? 所以当时召薄春山回应天,康平帝最头疼的不是别的,恰恰是怎么安置他。 这边还没头疼出个结果,那边又出了宫变,这下全天下都知道薄春山在宫变时立了大功,现在又该怎么封? 封无可封! 但谁都没想到康平帝最后竟会直接给出个异姓王。 . 接到圣旨时,不光薄春山懵了,顾玉汝也有些懵。 但如此大的殊荣,宣旨太监还站着呢,只有赶紧上前跪下接旨。 太监宣读完圣旨后,亲手将薄春山扶了起来。 “真是恭喜镇海王,贺喜镇海王了,如此大的殊荣,也是镇海王功高盖世,陛下左思右想,不能亏待功臣,才会做下这一决定。” 这宣旨的老太监可不是平常人,他姓陈名荣海,乃康平帝身边一等大太监,又掌着东厂,他来宣旨,足以见得康平帝看重。 “公公客气了,这实在有些太意外。公公跟我进去吃杯茶水,劳你亲自跑一趟,真是辛苦了。” 若是其他人邀他吃茶,陈荣海自然不会去,可这不是不一般嘛,两人相携进去了里面,一番交谈吃茶之后,以陈荣海为首的几个太监,俱都揣着厚厚的荷包回宫交差去了。 等陈荣海走后,薄春山非但没有露出喜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