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奉天子以令不臣_第10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4页 (第2/2页)

的供给依然源源不断,这个时候,所有人差不多都相信了朝廷已经筹到了粮草。

    于是,市场上的布匹价格开始回落,本来在特殊时期,衣物相比于粮食这种消耗品来说就不是那么紧缺,并且布价相比于粮价,涨得也不算高。于是在朝廷放出已经要到了赋税的消息后,布价率先调低。

    昔日因朝廷对勤王军封赏而气愤的人纷纷大为羞惭,觉得朝廷果然厉害,能谋划全局。然而这个时候,韦家郑家甄家等各大商家虽然开始恐慌,但依然怀有侥幸心理,期盼朝廷是在勉力苦撑,不肯将粮食的价格降下来。

    然而这一等,一个月就过去了,朝廷的平价粮草依然在源源不断的发售,并且每日售卖量回落到了正常时期的两三千石。而且,一部分家业不大的私人商户也已经把粮价降到了正常水平,唯有郑韦等几大商家还在顽强的不肯降价,引起了百姓的不满。

    百姓对粮食的问题早有怨言,但因为战争的原因,粮食短缺因而价高他们也能理解一二。但直到现在,那些大家族还没有降价,商人的市侩嘴脸昭然若揭。

    不过这一个月以来,维持高价的私人商家半分粮也没有卖出,于是百姓们一边唾骂几个大商户,一边嘲讽,更有聪明的人开始道出京畿粮价的高涨,本来就有这些商户的功劳。他们囤积粮草不发,让市场米价高涨,最开始甚至还把多余的粮往外送。

    于是在满城的风言风语中,几大商户不仅粮食卖不出去,其他的布帛瓷器,屏风摆件等货物也受到了抵制,生意一落千丈。他们经营的酒楼与各种娱乐场所,也因为声誉原因,从原本的宾客盈门变成了门可罗雀。

    十月十二日,几大商户终于顶不住压力,将粮价调整到正常水平,并且出面道歉,说对市价的反应不够快,给民众带来了误解。他们绝没有骗取高额利润的意思,只是当时进价也高,所以观望了一阵,又以为买卖由人,反正自己价高就会卖不出去,没想到让大家误解了。

    这种解释一出,倒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买账了,众人想到他们进价颇高,有所亏本,也就理解了他们的行为。在粮价调整的时期,几个商户没有断定粮食是不是充足到可以让粮价回调,因而观望也情有可原。

    然而没过多久,又一条消息不胫而走——几大商户已经囤积了四十多万石的粮,足以让京城支持几个月,并使粮食价格回落,但他们只是秘密囤积,慢慢发售,让市场价格继续居高不下。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再对比朝廷慷慨平价发售的行为,所有百姓的怒火再次重燃。这一次,无论各大商户怎么解释,民众都已经不买账了,他们刚刚好转的生意再次跌落谷底。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