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科举文男主[穿书]_第7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2页 (第2/2页)

战,潘仁也是十分上心,昨夜众人回房后仍在点灯苦读,修改措辞,力争让阮卓留下来。

    他撑着木椅把手站起来,同样向着上座两位夫子行礼,继而看向邵睿才。他虽体型胖了些,但身量不低,平日里不觉得,此时与邵睿才站在一处,梁乐才发现两人竟差不多高。

    “邵学子此言差矣。我等入书院,行入学礼,所求为何?”潘仁朝他发问,不等他回答,自己答道,“是为尊师重道,为传承孔孟之言。”

    他顿了顿,走到阮卓座位边:“孟夫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阮学子虽并未参与入学礼,但他却谨守圣人之言,愿为一稚子而驻足入学之行,这如何不是‘尊师重道’?先存仁,后存礼;先爱人,后敬人。阮学子心有仁爱,心中有师,何顾虚礼?再者,阮学子相助幼童,此事便是他带给书院的入学礼。”

    见邵睿才右手微抬,似是要辩驳,潘仁抢白道:“以学生之见,邵学子只顾礼节,却不在意稚子性命,罔顾圣人之言,又当如何?尔等虽行拜师礼,将孔孟之言挂于嘴边,却从未践行。岂非可笑?”

    这话说得厉害。邵睿才抬出“礼”,说阮卓罔顾礼制,不能入学。潘仁便举起“仁”,说其虽未行礼,却胸有仁爱,比之他们这些虽遵循礼制,却不懂仁心的学子出彩得多。若是前者继续以此纠缠,只怕是要被扣上“不仁”的帽子。

    邵睿才脸色发黑,显然是没料到潘仁会如此说。入学礼自古便十分重要,尊师重道烙印在每一位学子心间。今日却被指出这是“虚礼”,甚至将阮卓在路上救个孩子的事说成是另一种“入学礼”,如此强词夺理,引人发笑!

    只是——他竟无从辩驳。

    这情况被众人收入眼中,桓东身边的徐冰站起身,想要替上邵睿才。他身材不算高挑,走起路来甚至有些摇晃。站定在邵睿才身边后,他接上潘仁的话,转了话锋道:“圣人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入学时间乃是发放名帖之时便以约定成文,阮卓为他事而迟来,便是不守信用。‘人无信不立’,阮卓失约在先,书院如何能接受这般学子?”

    他所言不假,名帖之上却有入学时日,亦是注明若是错过这两日,便需来年方能前来求学。在这事上多说亦是无用,梁乐心知若是真与对方聊起“信”来,才是落进他们圈套。

    “徐学子只知‘信’,却不知‘义’。‘义’乃事之‘宜’,阮学子路遇不平,救稚童而行义举,此为君子。若是阮学子因一己之私,为求学而弃孩童于不顾,此为‘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莫非徐学子更愿行小人之举,而不愿做一个心怀大义的君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