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节 (第3/4页)
可无论我催书写得再如何声泪俱下,他依然岿然不动。他当时正在荣安王府,我那会儿便想不明白,他为何一直待在荣安王府?连母亲的身后事都不管不顾,荣安王府里到底有什么吸引他的地方?对了,更奇怪的是,娘亲丧礼那日,荣安王的义女洛霞笙来代替荣安王吊唁娘亲,我可不记得,穆府有如此大的面子能劳驾荣安王费心,”她笑了笑,说,“更何况是在我晏枝嫁进去之后。” 唐封川沉吟一声,荣安王和晏靖安的关系他一清二楚,他习惯性地捋了把自己下颌的长须,道:“原来如此,多谢穆夫人。” 晏枝道:“唐大人不断冤假错案的精神令人钦佩。” 她没有刻意引导唐封川思路的打算,以唐封川的脑子和经验,她说再多模棱两可的话都会被戳破,所以她只会说一些事实,让唐封川从她话里捕捉敏感的蛛丝马迹。 原作里,唐封川归附在女主裙下是因为女主破了一个“无头鬼杀人案件”,让唐封川不得不佩服女主的聪明才智,如果不是大梁不兴女官,女主恐怕会被唐封川拉入大理寺。后来女主招安时,唐封川审时度势加入女主麾下,使得大理寺成了女主登基的一大助力。 唐封川博学多才,又惯会察言观色,多年屹立官场,在晏靖安与荣安王两大势力的夹缝间生存多年还能平步青云,一路升官到大理寺卿这个地位,显然也是对官场之道颇为熟稔。 晏枝想到,若是以后穆亭渊入朝为官,拜在唐封川门下是一件好事。 唐封川又问了晏枝几个问题,晏枝答得仔细,期间挑了几个合适的问题让穆亭渊作答,这孩子聪慧得体,面对唐封川严肃的问询也依然能条理清楚,不卑不亢地回应,听得晏枝在心里一阵自豪。 唐封川意外地看着穆亭渊,不确信地问:“这孩子当真才十岁?” “是呀,”晏枝笑着说,“亭渊可聪明呢,唐大人觉得呢?” 唐封川人精,自然看出了晏枝的心思,随着年龄增长,他的确生出了寻个学生继承衣钵的想法。他为人严谨,要求极高,之前收过几个资质不差的,都因吃不了苦而中途放弃,那碗敬师茶一直没能真正喝进肚里。他有二子一女,皆不是这方面的料,穆家这孩子的确聪颖过人,气度和胆量也非一般人所能及。 可是……唐封川一沉呼吸,这穆亭渊到底是个私生子,放在寻常人家都是搬不上台面的,怎么可能入他门下,做他的关门弟子?说出去得怎样叫人耻笑,晏枝又是晏靖安的女儿,他若想继续保持中立,肯定不能有任何偏颇。 唐封川心里有些可惜,存着一点惜才的心思,试探地问:“穆小少爷,你观我这大理寺格局,有何想法?” 晏枝心里一跳,她虽然从书里得知这唐封川是个要求严苛的人,却没想到会给一个十岁的孩子出这样的难题。 一时也有些不悦。 最肤浅的人观景,讲亭台楼阁布局,讲拱门回廊和假山池塘,只能讲述rou眼所能看到的;小慧者观意,意境在心,是眼睛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东西;大慧者观气,能道出站在景物和意境背后的东西,那是一处地方的根本,是这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气度、气魄。 三重意思,晏枝也不知道以穆亭渊这样小的年龄能答出哪一重。 穆亭渊看着唐封川的双眸,一直在观察唐封川的言行举止。他惯来喜欢观察别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每个不同的个体都有不同的表现。 他可以从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推断出此刻他可能在心里想些什么。 所以,他自然看出了唐封川的犹豫和一瞬间浮现的轻视。 于是,穆亭渊冲着唐封川行了一礼,道:“唐大人,莫怪我说话唐突,我观大理寺格局,只有一个小字。” “小?”一个声音突然横插进来,几人一看,却是之前的齐清,“你敢说我大理寺小?” “放肆。”唐封川低喝一声。 晏枝蹙眉,这人真是阴魂不散,追她过来做什么呢? “人心小,”穆亭渊没理会他,俊俏的小脸板着,对唐封川说,“听闻大人出身草根,凭着当年一桩大案得圣心大悦,之后一路勤修才能有如今的地位,是一步步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